6月2日至5日,海淀高三学生组织了二模考试,目前考试已经结束。为帮助考生从此次二模试题中了解各科命题趋势,熟悉新的命题特点。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海淀二模各科试卷分析,本文就为各位考生分享历史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
二模稳中求变 平稳过渡
本次历史试题整体呈现出一些特点:稳中求变、平稳过渡;考查主干知识、通史体例下阶段特征;关注新情境下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试题突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试题关注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6题史学观点;第20题史学观点辨伪。
张士宇老师称,本次试题关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史的均衡考查,延续中国史考查重于世界史的特点。试题在主要题型上基本延续传统题型,但是在考查学生能力和学科思维上有新的突破。尤其表现在第20题,史学观点辨伪,该设问题型为论证题,但是评价别人观点的论证题,该题会对考生层次进行较好的区分。
不考偏难怪 有较好区分度
本次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没有出现新的知识点。新高考会体现出平稳过渡,不会考查一些偏、难、怪的知识点。
本次试题包括容易题、中档题和难题,有较好的区分度。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非选择题的区分功能较强,尤其是第17(2)、第18题及第20题。试题突出“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着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试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上的表现力。
名师“划重点” 助力备考冲刺
目前,距离新高考仅剩一个月的时间,备考进入关键阶段,张士宇老师为考生制定二模后高考冲刺分层个性化硬核备考方案。
首先,对于基础层次的同学而言,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对于非选择题按照基本答题方法训练,做到敢下笔,有的写。
中等层次的同学,需要高效精准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稳定客观题的正确率,强化对于主观题的训练及对试题的应变能力不足,限时训练综合试题,并突出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内容表达。
优势层次的同学,则需要优化主观题的解答,尤其是在比较有区分度的开放性试题上做精做好,做好做题的反思,整理以往大考中的问题,回归教材。
从整体来看,考生还需夯实基础,回归教材,关注知识载体教材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梳理知识脉络,深化对必备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构建体系。经过两轮的知识复习,以及一模、二模考试的演练,会通过试题检测出还存在一些知识的认知、掌握的漏洞,做好查漏补缺,完善历史知识体系,为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考生应关注在知识掌握基础上的运用,尤其是叙述和解释历史事物、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主观题训练,会用历史语言和思维解决问题。落实五大核心素养与知识的结合,真正体会素养的落地,并体会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注意做好总结反思,错题本,学情分析等等,解决好问题,轻装上阵。
声明:本文来源于精华学校,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ao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