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北京东城区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语文作文范文《又见灯塔》,大家可以反复学习。
相关内容:2021-2022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2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考试范文《又见灯塔》
题目:
从前,海上航行的人靠灯塔指引方向,后来,人们常用“灯塔”象征希望,智慧,比喻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人会因疲惫停下追寻的脚步,有人会因迷茫怀疑求索的意义,但是总有一些人,能在人生的山重水复中,再次见到灯塔的亮光。
请以“又见灯塔”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又见灯塔
灯照罗衣那畔行
小彭迈上了一列绿皮火车,伴着汽笛鸣响,月台上亲人的身影逐渐模糊,而那操着一口泉州乡音的声声告别,也被淹没在薄雾中。
远远望去,开元寺双塔还如灯塔般矗立,指引着古往今来的匆匆行旅。小彭看着它们越来越远,最终变为视线中的一点,远去。
从考古系毕业后,小彭就下定决心要去一个当时根本无人知晓的去处——敦煌。同学劝阻,家人不解,一个大好年轻小伙何必守着戈壁吃苦!可小彭内心坚定的很,他曾听系里教授讲过常书鸿放弃留法毅然守护敦煌的经历,那片神秘的佛国和那里的守护者,就像灯塔一般吸引着他,吸引着他乘上了脚下这趟驶向大漠深处的列车。
独坐灯塔古佛旁
敦煌的日子很慢,慢到可以使人忘记很多事,想起很多事。
小彭在院长段文杰先生的带领下,认识了考古部的老金,他正式成为了敦煌研究院考古部的一员,老金的学徒。
每天清晨,小彭都从睡梦中被唤醒,和老金一起入洞里。大漠的沙像一把把锋利的刃,雕刻着这个南方少年的面庞。没有窟门,没有栈道,一把扶梯,两个手电,即使是炎热的酷暑,洞子里也有森然的阴冷。
临摹、测绘,画稿,很快小彭便病倒了。躺在床上的日子,他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来。他原以为考古是浪漫与激情的交响,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看见心中的灯塔逐渐远去,闪着越来越微弱的光。
吃完晚饭回屋,小彭看到桌上多了张字条,是老金留的:孩子,暂且收起你艺术家般的热情。来到这里,守护这里,便是你的使命。
又见灯塔阑珊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彭听了老金的话,跟他每日跑洞子,一跑便是三年。清柔的噪音被磨得嘶哑了,白净的脸庞也被西北的骄阳染得糙黑,可小彭却觉得自己过得更快乐了。她深深地爱上了敦煌,盛唐的菩萨,中唐的反弹琵琶,无一不使他着迷,他唯一忧心的是老金的身体。
积年累月的操劳,如骆驼般顽强的老金也病倒了。最后的日子里,小彭最常听到的便是“守好洞子,给后人留住老祖宗的灯塔,这是咱们的根!”
老金走了。可小彭知道自己心中的灯塔,从未如此时一般明亮。
多年以后。坐于三危山上。夕晖的沉金染尽了碧蓝的天,小彭望着眼前的莫高窟数字馆,想起李商隐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他仿佛又看见了长明不熄的灯塔。
评:文中“灯塔”意为“守护敦煌文化的理想”,切合题意。主人公从前往敦煌追逐梦想,到因生活艰苦而迷茫彷徨,再到在文化的濡染和前辈的影响下深深爱上敦煌,坚定初心,完整而真切地展现出在“灯塔”的指引下,主人公从“初见”到“又见”这一“重启”的具体过程,情节及结构有设计感,人物形象鲜明饱满,语言流畅精炼,主题厚重。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