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2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解析

2020-12-02 15:10|编辑: 王老师|阅读: 910

摘要

1月11日,海淀区高三进行期末考试,本文最新整理了北京海淀区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解析,大家一起学习。

1月11日,海淀区高三进行期末考试,语文科目已经考完,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语文作文解析,大家可以反复学习。

相关内容:2021-2022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2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解析

(1)散文《岭上多白云》的作者称汪曾祺是“一个苍茫远行者”。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远行者”,各自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请以“远行者才有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审题分析】

远行,往往意味着和现有温暖、舒适的生活告别,需要胸怀使命感、责任感,才可能迈出第一步。远行,长路漫漫,需要矢志不渝的信念才可抵达。在未知的跋涉中,或领略壮美的自然风光,或经历感人肺腑的援助,或体验惊心动魄的历险,这一切是囿居温室的人无法体会的。

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彼得大帝游历欧洲,马可波罗抵达东方,鲁宾逊流落孤岛,桑地亚哥远行深海……历史、文学中那些远行者离奇曲折的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文题干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远行者”,因此远行者取材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较好,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是从媒体中认识的远行人,例如登上珠峰的截肢人夏伯渝、登上太空舱女子航天员、筹办西部女子高中张桂梅老师等等,本题适合写记叙文,除精心选材外,生动的细节描写、巧妙的情节设计,也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2)近年来,一些流行语令人印象深刻。如:2019年的“阿中”“垃圾分类”“硬核”等,2020年的“逆行者”“云监工”“飒”等,2021年的“强国有我”“碳中和”“格局”等。

纵观近几年的流行语,它们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审题分析】

题目中提到近几年的流行语,我们应该不陌生,可能或多或少地看过、说过甚至写过。这个题目,乍一看仿佛很容易上手,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谈对近几年流行语现象的思考,并非针对某一句流行语的思考,此题也不属于组合型题目,按某种逻辑组合几句流行语来分析,都有偏题的可能。

虽然文体不限,但此题更适合写议论文,我们可透过流行语现象分析其本质,例如分析流行语产生原因,流行语的特点、社会影响等等。

近几年来,总会有些词语风行一时,为什么是这些而不是其它?其实这些词语并非凭空产生,往往脱胎于当年最重要、最热门的事件之中。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一度非常严峻,抗疫是全社会的关注点,“逆行者”“云监工”“飒”等词语的流行和此事息息相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年度流行语可以看成该年度发展变化的缩影。将每年流行语串联起来,可以管窥社会发展的路径。

如果一些词语仅仅在少数权威人士或者官方媒体间传播,形成不了流行语。流行语流传于不同群体和阶层,尤其盛传于普通公众之中。只有那些契合公众内心的词语,让其产生了共鸣,他们才会自发地使用、传播,当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助推某一词语热度,进而出现流行语现象。流行语,可以感知公众的社会心理。尽管每年的流行语在变,但公众的爱国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如一。

《诗经》中的风相对于雅和颂,有更强的感染力,即使许多篇目的作者来自于民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不妨碍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重要原因是建立在真实抒发的基础上。某种程度上说,流行语和这种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类似之处,但当下的流行语盛行于网络的语境中,往往带有戏谑甚至恶搞的成分,例如“躺平”、“yyds”这些词语,逃脱不了速朽的命运。流行语的文化意蕴不是太高,它们被经典化的概率较低。不过,流行语仍是有意义的,若干年后,欲重现当年社会发展轨迹,流行语,或许是个很好的视角。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陶老师练达语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三期末作文2022期末试题

北京顺义区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2020-12-25

北京丰台区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2020-12-25

北京丰台区2022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2020-12-25

北京顺义区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2020-12-25

北京朝阳区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2020-12-25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