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考试已结束,下面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此次语文考试中的作文议论文标杆,分享给大家学习参考!
相关阅读 | 2022石景山高三一模作文“有用”与“无用”范文汇总(议论文)
相关阅读 | 2022年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作文题目:
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李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古名句。庄子却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现代学者认为:“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对于“有用”与“无用”的内涵与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石景山2022届高三一模议论文标杆文《以“无用”助力“有用”,发挥功效 》
一类下:44分
纵观古今,从先秦庄子、唐代李白到现代学者,关于“有用”与“无用”的争论从未停歇。事实上,二者并不是全然对立的。“有用”即对社会民生有直接作用的事物,“无用”则指塑造人素养、品格的文化软因素。我们应当以“无用”助力“有用”发挥功效。
“有用”的真材实物固然能直接拿来解决社会问题,但若缺少“无用”之物作为思想基础,其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晚清中国江河破碎,洋务派官员引入西洋先进武器装备军队,意图以实用之器物解决国家内忧外患的问题。但洋务运动最终却归于失败,原因何在?正在于洋务派片面关注“有用”之器物、技术,而忽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进步理论组成的“无用”之物,不注重思想文化对“有用”之物的奠基性作用。今日之中国,当以此为戒,积极发挥“无用”对“有用”的助推作用。
使“无用”助力“有用”发挥功效,需要正确认识“无用”的意义与价值。普鲁斯特年少年热爱品读古典诗词,沉浸于那的透纳的画作无可自拔。他没有像父亲一样开办工厂,提高生产力,而对文化事物这些看似无用之物情有独钟。但正得益于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方能在成年后写作《追忆似水年华》,以一句“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留名于文学史,其作品广为流传,受众极广,填补了工业时代人们的精神空虚,解决了一定积极的社会思想空泛化的问题。试想,倘若普洛斯特没有意识到“无用”潜在的意义价值,他怎能如此地投入到古典文化中去,进而创作出不朽作品,慰藉世人心灵呢?可见,正确认识“无用”的意义与价值至关重要。
当然,强调以“无用”推动“有用”发挥功效并不意味着人们要全身心地投入文学或艺术世界,而忽视对经世致用之学的重视。这样的做法是偏激而错误的。倘若如此,社会终将重有魏晋文学、清谈之虚饰之风,无益于国家民族发展。
以“无用”推动“有用”,方能使“有用”发挥更持久与更深远的功效,当今中国当对此念兹存兹。
评语:开门见山,界定核心概念,提出中心观点。围绕中心观点展开对“无用”对“有用”的作用之探讨,思考“无用”的意义。举例恰当但说理较弱。最后辨析注重“无用”并非忽视经世致用治学,有思辨色彩。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2石景山高三一模作文“有用”与“无用”议论文标杆(3)”,不知道对大家有帮助吗?
扫码下面二维码即可关注【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备考相关信息。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