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人大附中分校、清华附实验等校“民转公”

2022-06-01 14:50|编辑: 李老师|阅读: 445

摘要

人大附中分校、清华附实验等校7所学校都转为公办校,今年照常招生,今年秋季学期起免收学杂费。

按照去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文件要求,北京市“公参民”学校中海淀区有10所,占比最大,其中应转为公办校的达到7所,都是办学水平高、享誉北京市乃至全国、学生家长向往的好学校。因此去年以来各种传言满天飞。现在官宣终于来了:

这7所学校都转为公办校,今年照常招生,今年秋季学期起免收学杂费,并将为海淀区增加约1万个公办教育总学位!

提炼学校:

原校名

规范后的性质

规范后的校名

第一类、第二类“公参民”学校

(应转为公办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区属公办学校

不变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

不变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不变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不变

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

不变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

转入北大附中初中部公办校

不单独存在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实验学校

转入民大附中初中部公办校

不单独存在

第三类“公参民”学校(可继续举办民办校)

北京市一零一实验学校

继续举办民办校

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详解版:

Q1. “公参民”学校如何分类?转型方式的依据是什么?

A答: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出台,规定“公参民”学校包括以下三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通知要求,前两类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第三类学校在实现与公办学校脱钩后,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海淀区根据文件要求对“公参民”学校的认定标准开展工作。

Q2.海淀区“公参民”改革涉及多少学校?

A答:

海淀区确定了7所属于“公参民”第一和第二类,需要转为公办的学校,另外确定了3所属于“公参民”第三类,规范后可以继续保持民办性质的学校。其中,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4校将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并作为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开展新学年的招生入学工作;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将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将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这2所公办校。

Q3.民转公后,学校的招生、升学会发生哪些变化?

A答:

上述7所民办校转为公办校后,招生规模与往年基本持平,海淀区的公办学位将增加1万个左右。其中,4所新设立的区属公办学校,其招生入学工作将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新设立的公办学校的入学工作参照新建校执行”,更多地惠及周边的人民群众,继续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

7所学校在校生的中考升学方式不变,2022年新招收的初一学生按照市教委相关政策执行。

Q4.新政策从何时开始实施?已经在校的学生是否还需交学费?

A答:

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上述7所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国家规定免收学杂费,高中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公办高中标准收取相关费用,此举降低了家庭的教育开支,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Q5.民转公后,7所学校的课程设置会不会有变化?

A答:

海淀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此前提下,以上7校原有的特色课程,会在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力争予以保留。

Q6.民转公后,7所学校的管理会不会有变化?

A答:

4所区属公办校将按照公办学校相关标准和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但海淀区教委将最大限度地保持干部教师队伍的稳定,持续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以清华附属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将成为一所由清华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纳入到清华附中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内资源共享,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在保持招生、管理总体稳定的大前提下,将对学校发展中的个性化问题分类型、分批次地妥善予以解决。

Q7.民转公后,7所学校的教师和校长会不会有变化?

A答:

上述7所学校都属于办学水平较高、群众认可的民办学校,其原因就是有一支高质量的干部教师队伍。民转公后,海淀区教委将及时补充编制,最大限度地保持干部教师队伍的稳定,充分尊重原民办学校教职工的自愿选择,按现行公办校政策做好多元师资配置,提供教育教学工作岗位,通过集团化办学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稳定教职工队伍,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各校校长将按照公办学校要求和流程进行聘任,但总体上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基本保持稳定。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教育圆桌,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2北京中考人大附中民专公

2022北京中考各校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汇总2022-05-10

2022年北京各区高中中考招生政策汇总2022-05-1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