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历史传承。
下面,就请跟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政法大学的美丽校园、探寻法大风物,开启一段愉快的文化之旅!
昌平主校区景观
拓荒牛
拓荒牛雕塑于2001年10月由法大87级全体校友捐赠,现位于昌平校区启运体育馆前。法大87级是法大历史上的“昌平一期”,拓荒牛代表了法大学子在困境中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法大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而法大也正像这一头俯身使力、奋勇向前的拓荒牛,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自始至终躬耕践行、开拓进取。作为法大昌平校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拓荒牛还是同学之间、社团活动最常用的聚集地,“牛前见”便是法大学子最常说的一句话。
法镜
法镜伫立于昌平校区主楼前,2007年5月落成,由我校83级本科生校友捐赠。法镜,其名源于“明镜高悬”,“镜”在古代象征着清明吏治,如今象征着法律的公平。在造型上将方圆结合,取自于 《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之意,体现法律的威严。
海子石
海子石落成于2015年,位于昌平校区竹园南侧,由56级校友吴昌年捐赠,石上刻有诗人海子的作品《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曾任我校校刊编辑与哲学教研室教师。其石面精细磨平,色泽深沉,光亮可鉴,静默如海,一束铜制玫瑰花置于其上,信手拈来,如浮海面,既点明主题,又寄托了对海子的缅怀。
法治广场
法治广场于2007年10月落成,位于昌平校区法渊阁东侧。其主体建筑为两面主题墙,一面以《苏格拉底之死》 为主题,再现了苏格拉底服刑前与弟子告别的场面。苏格拉底之死向后世昭示,法治首先是程序之治,法治的前提是法的善良,法治必定是良法之治和善法之治。另一面墙以《世界人权宣言》 全文为主题,该宣言由1948年12月10日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和基本自由作出的世界性宣言,是国际人权宪章体系的第一个文件。1950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10日定为“世界人权日”。
孔子圣像
坐落于昌平校区文渊阁前的孔子圣像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于2007年8月捐赠。塑像高3.6米,为青铜质地,底座高0.8米,长1.4米,宽1米,为黑色大理石。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就来自于儒家的“厚德载物”、“明法慎行”、“格物致知”及“天下为公”思想。法大还设有国际儒学院,并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挪威共建4所孔子学院。
彭真铜像
彭真铜像立于昌平校区逸夫楼大厅,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校友分会于2012年5月捐赠。2012是法大60华诞,也是彭真同志诞辰110周年。彭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八大元老之一,他与法大有着不解之缘。彭真同志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之——中央政法干校首任校长,他曾在北京政法学院举办讲座,鼓励师生学好法律,并在80年代初提议组建中国政法大学,长期关心、爱护、指导中国政法大学的教育事业。
雷洁琼绣像
雷洁琼绣像位于昌平校区格物楼一层大厅(第一次捐赠为2004年,位于昌平校区礼堂前),由法大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校友分会于2007年捐赠。雷洁琼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她曾先后在燕京大学、东吴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职,并担任过北京政法学院副教务长。雷洁琼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不懈地培养人才去建设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
谢觉哉铜像
1994年6月,司法部和我校为纪念谢觉哉同志诞辰110周年敬立谢觉哉铜像,现位于昌平校区法渊阁南侧。谢觉哉同志是“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949年,著名私立法科大学朝阳大学改为了中国政法大学,谢觉哉同志兼任新中国第一所政法大学校长,为全国培养了大批司法干部。这所存在仅半年的“中国政法大学”,1950年二部三部并入中国人民大学,在一部和新法学研究院的基础上调入部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干部,组建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而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则成为1983年新建中国政法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端升铜像
钱端升铜像位于昌平校区喷泉池西侧,于2002年5月由湖南校友会、56届6班、1960年赴藏全体校友捐赠。钱端升先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首任院长,是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实现中国的政治进步、制度昌明是钱端升先生一生的愿望,而沐浴在钱端升先生目光下的法大学子们,也必将沿着时代的轨迹,将他的愿望变成现实。
校训宝鼎
校训宝鼎位于昌平校区礼堂南侧,于2007年8月落成,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捐赠。校训宝鼎高3.2米,材质为锡青铜。其基本造型为三足鼎,上方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龙纹、环带纹、蟠螭纹等图形,象征法大文化一脉相承,以及“法”在中华民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正面铭文为法大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该校训在2002年5月法大50周年校庆期间正式发布。法大校训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公共精神为一体,是法大精神的精华,也是法大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海淀校区景观
法治天下碑
“法治天下”碑位于海淀校区东门北向路,落成于2005年7月,由81级校友捐建。“法治天下”四字由我校终身教授江平先生所书,体现了法大学子的志向和追求,激励着一代代法大人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而不懈努力。它是法大海淀校区出镜率最高的文化景观,也是法大文化的重要象征。
扬帆雕塑
“扬帆”雕塑现位于海淀校区综合科研楼西侧,由2004年法大80级本科生校友为纪念毕业20周年捐赠,并请中国政法大学首任校长刘复之先生书写了“扬帆”二字。刘复之先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1982年4月担任司法部党组书记,同年5月兼任司法部部长,1983年2月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80年代,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众多青年学子满怀理想与报国激情,在法大“扬帆”起航!
钱端升纪念馆
钱端升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倾力培育英才,著书立说,为国家的存亡振兴,政治法制的昌明贡献了毕生心血。钱端升纪念馆正是为纪念我校前身北京政法学院首任院长钱端升先生而建。该馆位于法大海淀校区综合科研楼一层,于2017年5月正式开馆。馆藏包括日记、笔记、中英文信函、手稿以及钱先生用过的实物等资料2300多卷(件)。展厅面积260平方米,分设5个展室7个展区,展品有173张图片,116件文物,较为完整地展示了钱端升先生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
湖心亭
湖心亭现位于海淀校区综合科研楼西边。1959年,来京参加第一届全运会的昆明部队运动员驻扎在我校,为感谢我校师生的热情接待,他们利用训练之余与我校师生在校园里共同建造了美丽的人工湖和湖心岛,为纪念这份来自滇池的友谊,故将人工湖命名为“小滇池”,这座亭子就是当时的湖心亭。1986年,小滇池被填平修建图书馆,但湖心亭一直保留着。2013年,学校拆除图书馆兴建教学图书综合楼,为了保存当初法大师生劳动建校的共同记忆,湖心亭便被移到现在的位置。
老1、2、3号楼
北京政法学院于1953年兴建了位于海淀校区的校园,1、2、3号楼就是校园里最早的一批建筑,过去称为北楼、中楼、南楼。1954年,北京政法学院正式从沙滩红楼迁到学院路40号,当时北楼 (1号楼)和中楼 (2号楼)分别作为男女生宿舍,南楼(3号楼)一部分是教研室、资料室,另一部分是单身教工宿舍。2019年,以1号楼为代表的“中国政法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图为1号楼,摄影:李建红)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