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初,海淀高三一模如期开考,除各科一模试题答案外,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海淀一模各科试卷分析,供各位考生参考。本文分享化学科目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特点
本次海淀一模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领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四个突出、四个考出来”命题理念。试题发挥学科特色,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体现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成果,注重真实情境的针对性、启发性、过程性和科学性。
二、试题分析
试题坚持稳中求进,实现了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发展能力和素养,侧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研究化学对象,借助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化学变化规律,在增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1、信息的角度多样、形式多样、丰富程度空前
纵观整套试卷,信息呈现形式多元化。如第一部分涉及图形、符号表征、物质结构图、实验装置示意图、能量变化过程曲线、工作曲线、微观粒子反应机理、第二部分涉及晶体结构图例、有机合成路线图、工业生产流程图、原理示意图、实验记录表等信息的角度多样、形式多样、丰富程度空前,创设多元情境,彰显价值引领。
2、以科研成果和科学研究为载体,知识融合程度较高
如第一部分第1题中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第2题我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第5题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氟磺酰基叠氮,第11题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技术在酸性燃料电池的广泛使用,以科研成果和科学研究为载体,融合考查元素、化学计量、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反应原理,凸显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3、融入学科研究方法,突出能力考查
如第二部分16题,考查连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的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定方法,结合电解原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研究思想,特别是对实验方案改进的研究,试题角度新颖,将化学知识点与实验现象结合,落实课本知识,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4、重视实验探究,注重探究能力培养
如第一部分14题,第二部分19题,实验探究源于真实情境,并融合物质结构及定量分析计算重视对学生能力及核心素养的考查,具有知识综合、信息新颖、结论开放及答题灵活等特点,对学生提取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5、关注绿色化学,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如第一部分第2题通过CO₂、H₂制得甲醇,并进而合成了淀粉;13题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能量高温共电解H₂O和CO₂,并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制备;第而部分18题利用锌焙砂生产高纯ZnO,生产条件的优化及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考查真正实现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这些具体化的生产环保情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
三、试题结构、高考命题动向
1、试卷结构
与2022年北京高考试题相比,试卷在保持题型结构、命题风格、难度控制等相对稳定。
2、创新
试题在秉承北京高考试题的稳定性的基础上,更突出了结构化学与物质组成、化学基本用语、化学技术,化学实验探究的融合,并在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上不断创新,引导学生遵循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逻辑,促进学生的认识进阶。
3、高考命题动向
①试题的整体模式可能会保持不变
②情境素材的选择范围会更广泛
③更加重视“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④更加重视“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四、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从“系”“细”着手
基础知识犹如大厦之根基,根基扎得牢,大厦才能毫不动摇,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基础知识都很扎实。一模考试后,正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的绝佳机会,要回归课本,对课本知识进行反复咀嚼、消化、吸收。着眼于“系”,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突出“细”,把握知识点要细致,理解知识点要透彻。
2、注重知识间的相似性类比联系,拓宽知识视野
知识是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知识是有机的,而不是生硬的。将化学知识进行相似性类比,不但是认识方法的需要,也是化学知识的自带属性。以大概念统摄化学知识,形成对化学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
3、提升认识水平,完善思维模型
高考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思维能力与“刷题”数量无关,与素养水平有关,而核心素养的形成是认识水平螺旋上升的结果,复习中不能停留在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应基于变化的本质思考问题,逐步走向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在构建、完善或超越思维模型的过程中提升认识模型。
4、明确节点,心理调适,强大内心
高考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考试,学生都会经历从开始迅速提高到高原期并再次提高得循环往复,明确节点后,就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因心理压力过大、情绪焦躁等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要注意不断更新学习方法,克服惰性,不断挑战自己的可塑性,促进固有知识的获得与巩固。要经得起挑战,受得起挫折,耐得住枯燥,稳得住心态,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强大内心,才能在复习备考之路上事半功倍。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