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初,海淀高三一模如期开考,除各科一模试题答案外,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海淀一模各科试卷分析,供各位考生参考。本文分享政治科目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特点
海淀一模试题延续了近年来北京政治试题的特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素养导向,以多样化的生动活泼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试题紧密联系学科内容,注重学科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的考查,凸显了综合性、开放性及创新性。试题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同时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二、试卷结构分析
试卷结构与2022年北京高考真题、期中、期末保持一致,15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主观题8问55分。试卷选题几乎没有送分题,以中等难度为主,有着教学检验和选拔的双重特点。
三、试题特点
1、坚持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
试题将农谚、《复兴文库》、预防性公益诉讼、雷锋姓名案等融入情境,使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培育爱国情怀。
2、突出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
例如,第4题以“北京智造”和“北京 服务”牵手创设情境,考查联想思维、高质量发展;第8、9题考查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20(1)题:说明《复兴文库》的编纂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强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10题、11题通过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居民收入主要数据考查学生对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和对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的理解;16题以“万名代表下基层”为背景,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增强政治认同。
3、强化问题解决意识,强化学科观点、方法的培养,提升学科能力
试题更加突出“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核心知识的理解运用,而非死记硬背。如:
主观题18题请结合所学,完善下列表格中的内容。不但考了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还要依据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要求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注重了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结合。
主观题20(1):结合材料,说明《复兴文库》的编纂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20(2)运用文化相关知识,结合《复兴文库》的出版,谈谈对“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的理解,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要求都很高。
4、模块综合趋势很明显
不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呈现出明显的模块综合的特点。比如第2、4、6、17、21(1)题,都不仅仅是模块内的综合,还是多个模块的考查。特别是17题,分析我国逐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原因,可以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等多个模块的知识,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一模考试后的建议
1、关注核心、主干、必会知识,做到真会真懂
知识查缺补漏,能根据任一核心概念写出相关逻辑链条;能应对典型试题的各种变式题;能根据时政热点自编试题,总结出题思路。
尤其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一模后的复习不能面面俱到,要把握重点,掌握每个模块的核心主干知识,通过反复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做到核心知识心中有数。同时会背书不等于会做题,要学会迁移知识,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适当地练习积累答题经验。
2、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关注分析过程
通过做题和讲评试题,逐步引导学生厘清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展示作答思路、优化作答过程、反思作答问题、总结作答经验。
用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区里的模拟题反复训练答主观题的一般思路:扣着问题去找点,扣着问题去搭结构,把这个结构串起来形成答案。充分利用经典试题加强训练,两人一组互相说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也便于学生对答题方法的掌握,同时还能引导和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创见,还有自己辩证的思想观点融汇在答题里,提高了学生答主观题的能力。加强语言规范和书写规范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丢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3、后期冲刺阶段培养一种做题的自信
每做一道题都是积累自信的过程,最后练到读完设问和材料便能猜测给分点,下笔更自信;再加上牢固基础知识的支撑,如果每道主观题写完答案就能知道自己大概得几分,那主观题算是大成了(练到最后每题争取只扣两分以内)。
4、做题固然重要,但复盘做过的题更重要
所有做过的选择题都要进行改错,并且把题中涉及的知识点都整理下来,用来在考前看效果最佳,并且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积累易错的说法和各种坑,避免再错。
好好利用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好处远比想象的大,因此切记不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整理错题,但是整理完却一次不看,千万不要让财富沦为形式主义!!!
5、关注社会生活,积累人文知识
接下来的60天的复习中,同学们要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关注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国家治理的生动实践等等,并从学科角度展开深度思考。同时学会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积累储备一定的人文、历史知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