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如期开考,除海淀一模试题答案外,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海淀一模各科试卷分析,供各位考生参考。本文分享生物科目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试卷整体特点
考查内容涵盖了必修1、2和选择性必修1、2、3等五本教材的生物学重要概念。选择题考查了八个新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六道非选择题的第1问考查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从不同角度设置新颖的问题,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和总结概括、科学表述的能力,引导学生依据新情境及时转化和调整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使其能够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
二、试卷结构和试卷分值的比较
试题结构和分值延续了2022年北京等级考生物试卷的结构与分值,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0分),共15道,每题2分;第二部分为6道非选择题(70分),每道题都设计了4个小问题,共设24个小问。
三、是否出现新题型或是否出现新的设问,是否出现新的知识点
非选择题的设问形式与北京等级考试卷相似度较高,有填空、不定项选择、填图等,增加了考查总结概括实验目的、新技术的优势、维持血糖稳态的机理、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等新颖的设问,这对学生科学、有逻辑地表述思维过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试卷的梯度、区分度
试题的难度由第16至第21题,逐渐增加,第20、21题的难度较大。每道非选择题的前两道小题考查的是理解和应用能力,而第3、4小题都突出了对思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整套试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
五、试题如何透露2023届新高考命题方向
1、考查出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部分试题考查了新教材、新课标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重要概念,如第19题考查了“胞间连丝”,以及对某些概念的深度理解,如第16、17题通过比较新颖的实验设计考查了学生对“光反应”、“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深度理解。
2、突出思辨能力考查,全面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在考查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科学表述能力。
创新能力的考查:第17(2)、18(3)、20(3)、21(3)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思辨能力的考查:第16(4)、17(4)、18(4)、19(3)、20(4)、21(4)等小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和题干重要信息进行总结概括后,按信息间的逻辑关系用科学的语言进行准确表述的能力。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第7、20题涉及进化与适应观,第17题涉及稳态与平衡观,第16、19题涉及物质与能量观,第11、20题涉及生态观。
社会责任的考查:第8题用实验结果的“证据”宣传“吸毒有害健康”,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以科学文本阅读和材料学习题型,评价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第19题虽然利用模式图呈现信息的方式减少了字数,但并没有降低对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新颖的设问,提升了对思辨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的要求。该题型重在评价学生在12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是否能够适应新知识不断涌现,认知快速迭代社会。
六、后期备考建议
1、注意查漏补缺。经过两轮复习,学生对多数重要概念和主干知识的理解比较到位,教师应利用一些典型例题和各区一模考试题检查学生是否还存在某些知识上的漏洞。
2、引导学生多阅读科研论文,提升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科学表述能力。
3、利用一些综述性科普文章,引导学生准确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及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物学概念。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