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本文梳理了院校招生政策变化、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介绍,供参考。
一、2023年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变化
1、重大强基计划入围比例由去年的6倍降至5倍。
2、重大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破格入围条件、限报1所高校的限制均无变化。
二、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 |
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科类 |
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
||
“3+3”模式 |
“3+1+2”模式 |
|||
首选科目 |
再选科目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类 |
物理 |
物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物理学 |
招生简章还明确了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入校时不得重新选择和调整专业,培养过程中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
简章并未提及研究生阶段是否允许转入本科强基专业以外的专业。但在“培养方案”中则明确表示: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可转段至原专业、软件芯片、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相关领域,物理学专业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可转段至原专业、先进制造、智能科技、国家安全、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相应专业进行学习研究工作。
这意味着: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本科阶段不得转专业,流出或转出仅限于同专业普通班范围内。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跨专业保研其他专业,或是在出国深造时选择其他专业申请。
重大的优势学科集中在工科专业。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认定,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专业,进入“双一流”学科名单。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大的机械、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获得了A-的学科评估等级。
所以,选择重大强基,应用物理类的竞争力,显然更强。数学类后续对接的计算机技术,其学科评估为B+,供家长考虑。
三、报名与考核
招生条件:主要凭高考入围
重大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的入围流程区别了两类学生: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竞赛银牌及以上的学生
对于第一类学生,在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入围名单。
第二类学生选择的概率不大。
测试科目:面试+体质测试
重大强基计划的校测包括面试和体质测试。
面试:对第一类考生,主要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科学精神等进行考核评价;对第二类考生,将单独组织面试。
体质测试:肺活量、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四选二。测试结果作为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参考。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