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吉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本文梳理了院校招生政策变化、招生专业、报名和校测考核安排等介绍,供参考。
一、2023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要点分析
1、吉大强基计划由原来的4倍提高至6倍入围,第一类考生理工类专业入围成绩要求有所下降,限报1个专业志愿、限报1所高校的限制无变化;
2、吉大强基计划专业面向的招生省份有所增减,化学专业在“3+3”省份选科有调整,要求物化必选。
二、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古文字学
吉大不同强基专业的招生省份与化学专业选科要求较去年有变化,详细见下表:
专业名称 |
专业科类 |
高考选考科目要求 |
招生省份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3+3: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3+1+2: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湖北 |
物理学 |
理工 |
3+3: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3+1+2: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
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 |
化学 |
理工 |
3+3: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3+1+2: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 |
古文字学 |
文史 |
3+3:历史、地理,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3+1+2:首选科目历史,再选科目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陕西 |
简章提到,吉大强基计划部分课程实行英语授课,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招生简章还明确,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培养过程施行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对未能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考生,将按照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分流;符合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学生,可选择“本硕”或“本博”衔接培养模式,直接转段进入吉大研究生培养阶段继续培养。
理科基础学科一直是吉大的传统优势专业。2022年,“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评估中,吉大考古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均入选其中;在早前的第四轮教育部双一流学科评估中,吉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专业均为A级学科,哲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专业均为A-学科。
理科基础学科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半会考虑继续深造。站在继续深造的角度上,地域因素就远不如学科实力和学校的资源平台来得重要。吉大较强的理科学科实力和作为985理科强校所拥有的更多的保研名额,对于有意向攻读基础学科并考虑继续深造的学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报名与考核
招生条件:主要凭高考入围
吉大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的入围流程区别了两类学生: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对于第一类考生:
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高于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理工类80分(含)、文史类50分(含),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高考成绩高于生源所在省公布的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60分(含)的基础上,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六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可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对于第二类考生:
达到我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破格入围人数不受限制。
测试科目:笔试+面试+体质测试
吉大强基计划的校测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笔试重点考核学生报考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分别对应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四门科目。
面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面试重要参考。
体质测试考核坐位体前屈、跳绳。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质测试的考生,需提供三甲医院证明,视情况予以免测。
高校考核成绩折算办法:高校考核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2
综合分数计算方式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7.5×85%+高校考核成绩×15%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