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本文梳理了院校招生政策变化、招生专业、报名和校测考核安排等介绍,供参考。
一、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要点分析
1、上交大强基计划的入围比例为6倍入围,凭初试成绩(笔试)入围,初试时间为高考后一周内。
2、上交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限制五大学科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同学,新增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审核不通过转为第一类考生进行校测考核,也可取消上交大强基计划报名,转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二、招生专业:专业不变
2023年上交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工程力学。招生专业与去年相同。
学 院 |
专业组别 |
专业名称 |
非高考改革省(区、市)科类要求 |
高考改革省(区、市)3+3选考要求 |
高考改革省(区、市)3+1+2选考要求 |
|
首选科目要求 |
再选科目 |
|||||
数学科学学院 |
Ⅰ组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科 |
物理 |
物理 |
不限 |
物理与天文学院 |
物理学 |
理工科 |
物理 |
物理 |
不限 |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力学 |
理工科 |
物理 |
物理 |
不限 |
|
化学化工学院 |
Ⅱ组 |
化学 |
理工科 |
物理或化学 |
物理 |
化学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工科 |
物理或化学 |
物理 |
化学 |
|
医学院 |
生物医学科学 |
理工科 |
物理且化学 |
物理 |
化学 |
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别进行报考,组内可报考多个专业,各专业组别单列计划,单独排队入围及录取。
需要提醒的是,此处的生物医学科学,即基础医学专业,培养的是基础医学科研工作者,而不是临床医师,在毕业后是无法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医生的。
上海交大招生简章还明确了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原则上仅可在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转相近专业。
与其他高校制定的培养方案一致,上海交大同时规定,对强基计划入学的学生将进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考察不合格将退出强基计划,转入同专业普通班,空缺名额可从相近专业补充。
三、如何选择上海交大强基计划
近几年上海交大在理科基础学科、法学等社会科学、经管等商科专业的学科建设成果斐然,学术实力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均颇有建树。
因此,不应当带着刻板印象认为上海交大只是一所工科院校。实际上,上海交大已经发展成一所实力全面的综合类院校。
上海交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进入“双一流”学科名单。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交大生物学、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评估为A+;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为A;法学、新闻传播学、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药学、公共管理评估为A-。
四、报名与考核
1、招生条件:主要凭初试入围
上交大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的入围流程区别了两类学生:
第一类:初试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对于第一类学生:在高考后一周内参加上交大初试(笔试),出分后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名单。简章中同时指出,考生报名上交大强基计划后,将不能填报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
对于第二类学生: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学校将依据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对考生进行审核,审核结果预计于4月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报名系统”中公布。审核通过者可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审核不通过者将以第一类考生身份参与后续选拔流程,或可登录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取消上交大强基计划报名。
2、高考成绩达一本线即可破格入围。
此外,上交大招生简章还明确,破格入围的学生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与校测的加权)达到按高考成绩入围的学生的最低分即可录取。
3、测试科目:笔试+面试+体质测试
上交大强基计划的校测今年保留笔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
笔试:时间于高考后一周内,具体以准考证为准。分专业组进行考试;其中第一专业组考试科目由数学、物理两门科目组成,第二专业组考试科目由数学、化学两门组成。根据笔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区、市)招生计划6倍的比例,分别确定各省(区、市)笔试通过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围。未通过笔试的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及录取成绩排序。笔试通过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志愿确认,未确认将视为放弃强基计划选拔。
面试:为综合面试。出分前进行。含科研潜质及创新素养评估,主要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提供给面试专家,作为面试评分的重要参考。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第二类考生不参加笔试,将结合学科特长单独考核,体育测试要求相同。
体育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体育测试成绩作为综合成绩同分排序的依据,体育测试无故缺席的考生取消录取资格。
4、综合分数计算方式
综合成绩(满分1000)=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高校考核成绩(折算为满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高校考核成绩满分150分,其中笔试成绩占100分,综合面试成绩占50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