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出炉,本文梳理了院校招生政策变化、招生专业、报名和校测考核安排等介绍,供参考。
更多信息丨2023年高校强基计划政策分析
一、2023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要点分析
1、整体维度:从入围条件、开放专业、限制数量来看,2023年强基与以往基本保持一致;
2、2023年北大强基入围比例仍然保持6倍,这点与2022年一致,招生专业、培养学院保持不变;;
3、2023年北大强基计划依旧不设置考前确认环节,保留破格生资格审核环节。由于竞赛扩容,银牌数量大幅度增加,破格入围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需要审核进行一定的筛选,不过,落选同学依旧有4天时间选择其余高校强基;
4、北大强基计划的笔试科目依旧为:数学+语文,面试为综合面试。对破格入围的考生将单独组织考察,按照往年,只面试不笔试;
二、招生专业:理科基础、人文科学、基础医学
2023年北大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依旧分为3个专业组:I组(即理科组)、II组(即文科组)、医学组。考生仅可选择1个专业组报名。
简章中也明确,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专业组别 |
招生专业 |
Ⅰ组 |
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
化学类 |
|
力学类 |
|
生物科学类 |
|
历史学类 |
|
考古学 |
|
哲学类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
|
Ⅱ组 |
历史学类 |
考古学 |
|
哲学类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
|
医学组 |
基础医学(八年制) |
I组(理科组)
理科组的专业包括: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类(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化学、地球化学)、力学类(对应北大工学院)、生物科学类(对应生命科学学院)等理科基础学科专业,及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人文学科专业。
同时,招生简章明确,Ⅰ组中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只录取有志愿考生。
核心在于,数学2和物理3的培养院系在不在数院和物院。
II组(文科组)
文科组的专业包括中文、史学、哲学、考古,均是北大有绝对实力的人文科学专业。
对于希望攻读人文科学的文科生来说,报名非常合理,强基计划也非常合这些同学的胃口。
对于想冲击学校平台,但是实际想读经管、法律的同学来说,冲击高平台,硕士出国转反向也是一种路径思考。
医学组
医学组仅设一个专业,即基础医学。
需要提醒的是,基础医学专业培养的是基础医学科研工作者,而不是临床医师,在毕业后是无法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医生的。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正常人体和疾病状态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
基础医学的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临床医院研究室从事医学科研与教学工作,或是在医药相关企业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
基础医学的毕业出路与生物专业比较接近,选择出国深造的比例也明显比临床医学高。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出国攻读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生物生医科学(Biological & BiomedicalScience,BBS)等学位。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临床医学培养的是在临床医院的医生,基础医学培养的是医学科研工作者。但要注意,基础医学专业是不能报考医师资格考试的。
三、入围校测
北大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的入围流程区别了两类学生: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竞赛金银牌的获得者
对于第一类学生,在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名单。
从2022年各省市强基入围分数线(理科)来看,按6倍入围,北大高考投档线与强基线的分差基本在15~25分左右,极个别省份低于15分或高于25分或更高。
对于第二类学生,北大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规定: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且按破格申请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北大将对其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4月26日,考生可登录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综合素质材料提交平台查询破格资格审核结果。审核通过者可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仍按照高考成绩确定入围资格,或可登录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选择取消北大强基计划报名。
所有入围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
此外,北大的招生简章还明确,破格入围的学生既不占用按高考成绩入围学生的入围机会,也不占用最终的录取名额。破格入围的学生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与校测的加权)达到按高考成绩入围的学生的最低分,即可录取。
四、校测考察
第一类考生
北大将于6月28日至7月4日对入围考生进行考核测试。
1.学科基础素质测试:通过笔试着重考察学生学科基础能力,笔试科目:语文、数学。
过往,北大校测语文科目的考察更类似大学中文系的考法。考察内容涉及大量的文学常识、语言学知识、文言文断句及阅读理解等内容。
当然,更有区分度的学科,肯定还是数学,无论是偏理科还是偏文科的学生,数学科目就是决定校测成绩的重中之重。学生家长应该根据个人的学科优势情况,理性选择。
2.综合素质考核:将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和评价,并通过面试对考生综合素质材料进行核实。
即面试内容不围绕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申请专业的理解和兴趣、对社会事件或科技前沿或哲学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价值取向。
3.体育测试:将对入围考生组织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体育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二类考生
对于破格入围考生,学校将根据其学科特长单独进行考核。根据前两年的情况,只面试。
综合分数计算方式
北大强基计划综合分数计算方式为: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按满分85分折算)+高校考核成绩(按满分15分折算)。
五、日程安排
4月20日-4月30日:强基计划招生网上报名;
4月20日-4月24日:强基计划考生破格资格申请;
4月26日:公布考生破格资格审核结果;未通过破格资格审核的考生可以登录强基计划报名平台选择取消我校强基计划报名;
6月26日左右,公布入围结果及入围标准;
6月27日左右,开放准考证打印;
6月28日-7月4日,考核测试;
7月5日左右,公布录取结果及录取标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