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北京朝阳高三二模议论文作文范文(一):何以回归

2023-05-21 20:55|编辑: 吕老师|阅读: 2142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3年北京朝阳高三二模作文议论文“何以回归”优秀范文,想要学习该作文如何写作的考生可以点击查看。

2023年5月上旬,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考试结束。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朝阳二模议论文作文“何以回归”范文1篇,题目是“何以回归”,分享给大家学习参考!

2023北京朝阳高三二模议论文作文范文(一类中):何以回归

人类文明数千年,“回归”的诉求就未曾断过。我们的文明,无论是科技和工业,还是制度和政治,不是一直在向前发展吗?为什么总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追求回归呢?

从老子、孔子以来,我们得以窥见其缘由。老子的“小国寡民”之类似原始社会的愿景,是来自他看到战争与纷乱,来自损不足而奉有余的扭曲人道。孔子为周礼的复兴而奔走,是他看到了郁郁乎文哉的大厦却将倾覆,当年的美好被如今的礼崩乐坏取代。

在今天,我们看到他们逆着历史的车轮而退,以求回归到那记忆中的本真、祥和、温柔的伊甸园。但当时,正是历史的车轮带来了本不该有的,摧毁了本不该丢的,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与人和社会本该需要的方向的异化。于是,人们从过去寻找拯救当下的答案,从本真寻找异化的答案。这也许是唯一的办法,是以回归。

在这样的世界中的人本身,回归本真的状态,是对自我的坚守,也是社会的先锋。陶渊明之隐居,是在官场之外保有自己珍贵的洁白之品格。就如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追寻自己内心与自然与天地的感应,挣脱一切现代社会塑造的枷锁,以求自己最为本真自然的状态。在一个污浊异化的俗世中。回归自然是为人找一片清静的安身之所,以造就远离社会污浊的思绪;更是在与纯洁的事物相亲近之时,重塑自己天然的品格。自然引申得到纯净,故将自己游离于自然之外而保持洁净的庄子,清除了哲学的假设本身回归于精神现象的胡塞尔同在其列。他们在回归中找到了自己的自由和纯洁。那些著作一经出版,流芳万年,启发着后人做出自己的回归。也在社会建构登峰造极、滑向法西斯之时,将其拉回为人本身而发展的正轨。

社会的回归或许是不可能的,但回归之思维,为社会抵抗异化提供极大的力量。“托古改制”者在列,他们回归那些逝去的记忆中政治与人文的闪光,在文艺复兴中创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古罗马”,启蒙者在工业革命中创造了民主的“古希腊”,共产主义者的目标则是大生产中的“原始社会”。回归的诉求会告诉人们,人本来可以是怎么样的,唤起人们对美好社会闪光点的向往,更有对自己能做到的希望。靠着这样的回归,人们不止于在异化中找到自我,以丧失文明、忍受孤独为代价,更可以将回归途中找到的金子“拿来”,达到更好的明天。

我们生于一个工业大发展的时代。数十年的效率大于公平,先污染后治理,创造了异化。走向共同富裕,是在我们追寻的社会主义理想中找到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在我们热切赞美的绿水青山中找到回归。保护传统文化,是在现代化的车轮背后找到回归。去阅读历史,去找寻自身独立而自由的思想,向社会传播改良的美好希望,是我们青年一代,为国抵抗异化,为人民找回明天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以回归。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3北京高三二模何以回归范文朝阳二模作文范文

2022-2024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5-28

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2-12-08

2023北京各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5-16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