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4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测下你能答对几道?

2023-09-18 14:54|编辑: 郎老师|阅读: 877

摘要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2024高考语文50道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希望对大家高中语文答题及备考有帮助!

 

3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在文学史上有三个概念:原指朝廷所设的音乐机构,后来把这个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后世则又把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称为“乐府”,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称为“乐府”。宋、元、明时期的词、散曲和戏剧,因合音乐,有时也被称为“乐府”。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3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3、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②“庆历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4、下列作品中不是以谥号来命名的是( )

A、《聊斋志异》B、《王文公文集》

C、《欧阳文忠公文集》 D、《范文正公文集》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东:因长江在自金陵以上至九江一段为南北走向,江东就是指这段长江以东地区。

B、京畿指国都。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阙又常借指宫殿、京城、朝廷等。

C、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D、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36、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37、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

C、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文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忠、刘錡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官。

D、雅歌投壶,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C、古代祭祀所用的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

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附近山上举行,在山上筑土为坛祭

天,报天子之功,称封;在山脚下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3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

生”。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

仲、季”来表示。

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

是代指官吏。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

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

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

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

  • 1
  • 2
  • 3
  • 4
  • 5
前往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知识点高考语文知识点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2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2024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2024-05-23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5冬令营

  • 港澳高校招生

  • 2025综合评价

  •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