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4考研已迎来倒计时。对于想要报考教育硕士的同学来说,还未从2024年教育硕士初试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新规定中缓过神来,近日,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版)》发布后,多所高校又官宣教育硕士前置专业要求,限制跨专业考研。
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变化,包括想要报考教育专硕在内的“跨考”勇士们,直呼遭遇“考研刺客”。
考研“门槛”提高
近年来,金融学、会计、法律、行政管理、教育学等均成为跨考大热门。其中,教育专硕受到了各学科背景同学的青睐。在教育专硕中,本科为非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占了总数相当大一部分,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无法忽视。
今年8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8月修订)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其中明确,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同时表明,各院校根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实际和本校的特色,制定更详细的指导方案。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2022年6月举行的“教育这十年”发布会提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将会在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对学位授权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
政策指导下,多所高校官宣,对教育专硕报考实行专业限制。
海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中显示,不少专业对于考生本科前置专业均有限制。如学科教学(思政)报考条件: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与行政学或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法学、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管理和教育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陕西理工大学于9月2日发布的《关于报考2024年教育硕士前置专业要求的说明》的公告提到:“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英语、辽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黄冈师范学院的教育类专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多个相关招生领域......均对考生前置专业有限制。
除了教育硕士,多所高校在不同专业的招生简章中官宣限制考研前置专业。首都师范大学日前发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的考生其大学所修专业需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所修专业门类应为工学、理学、农学或医学;长沙理工大学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对会计专硕报考限制:限招经济与管理大类以及数学、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非上述专业学生需具有管理学第二学位......
在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当下,多所高校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并非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的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限制跨考,进一步发挥了准入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进展中的质量把关作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主任沈文钦认为,高校或部分导师之所以不太愿意招跨考生,是因为他们希望学生入学后能尽快参与研究,而跨考生由于学科范式不同,还需要一段时间积累新学科所需的知识。
对于招生简章中要求的“密切相关专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江汉大学等高校均列出与报考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前置专业供考生参考。
从所列专业可以发现,限制跨专业考研,并非“一刀切”,其背后是考研招生的不断规范,是高校从招生源头起严格把关。考研“上岸”的门槛提高,更是大势所趋。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软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