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第三期内容开播。作为一名高中生,可以通过这个节目学说话、学思维、学知识。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收集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第一赛段第三场参赛选手的3分钟自我展示文稿,供大家学习。
推荐: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内容汇总,2024年高考生学习参考
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三期选手3分钟自我展示文字稿(三)
本文分享李征、王航、张凌云三位选手的自我展示文稿。12名选手完整文稿可以点击链接查看:【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三期选手3分钟自我展示文字稿】
七号选手 李征
各位好,欢迎收看《传承》,我是李征。这份年代有些久远的新闻报道手稿是我的爷爷写下的。1975年,爷爷从一名中学老师调任成了纸媒记者。那个年代,没有网络,他要一本书一本书地查资料。没有录音笔,就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手写新闻采访的记录。可就是这样,爷爷写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报道,这些反复修改的手稿摞起来有两米多高。
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会拿出这些手稿给我讲它们背后的故事,还总是说,报道是必须要命中靶心的射击,没有真凭实据的新闻绝对不能写。当时的我听不太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爸爸就成了我的翻译,而且还顺带着给我讲他报道过的事儿。没错,我的爸爸也是一名记者,一名广播记者。
1987年的一天凌晨,正在值晚班的爸爸接到了一通求助电话,对方边哭边说,我闺女产后大出血,血型很少见,请一定帮帮我。爸爸四处打听,找了整整一夜,最终联系到了当地驻军。两个连的战士火速验血,匹配的血型被找到了,母女平安。后来,爸爸还把解放军献血救人的事儿写成了新闻,可这当中他却没有提到自己。因为爸爸觉得他所做的是每一个媒体人都会做的事儿。
这些故事真切地影响着我,也让我在十八岁高考那年坚定地选择播音主持专业。就是在这一年,我作为小火炬手,举起了它,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这是点亮中国荣耀的奥运圣火。而对于我们家来说,它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就是代代传承的传媒薪火。爷爷干报纸,爸爸做广播,毕业之后我做了电视主持人,这样的接力恰巧组成了一部媒体的发展史。
工作十一年了,主持新闻、文艺和新媒体节目,做大学老师、禁毒志愿者……您看,那个曾经爱拿话筒玩的小男孩,真的用话筒照亮了人生的梦想。如今,八十三岁的爷爷最喜欢看大孙子在电视里播报《江西新闻联播》,还总是拉着我教他在新媒体上办新闻云讲座。光阴几十载,媒介形态一直在变,但爷爷、爸爸和我,心中的那份炽热的传媒初心,却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我的传承故事。您的呢?我们下期见。
八号选手 王航
各位好,欢迎收看《童谣里的故事》,我是王航。当我唱起: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东北的朋友是不是打瞌睡了?当我再哼起: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睡落床。广东的靓仔还有靓女们有没有打哈欠?这分别是来自我国东北和广东的两首摇篮曲,那么后来在孩子们的嬉笑玩耍间,也逐渐都传唱成了童谣。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小朋友口中的童谣,它们可一点儿也不小,你比如在《列子·仲尼》中早就有“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的记载,这资历足够老了吧?不仅如此,说童谣不小呢,还因为它所蕴藏的内容足够大,比如刚刚这两首童谣分别就记录下了窗棂和地堂这两样不再寻常的传统建筑元素。还有青岛童谣:一二一,上街里,它所反映出的就是早些年青岛地区老里院繁荣的商业气息和人气旺盛的景象。
当然了,正是在这代代口耳相传的童谣里边,更是延续着绵绵的亲情,比如我,学唱的第一首童谣,就是外婆教我的: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湖南童谣。这首童谣我是从幼时唱到了成年,哼着它,我度过了在珠江边独自求学的时光,我看见了台风过境西沙时卷起的滔滔巨浪;也是哼着它,我看见崂山顶峰的那颗圆月,似乎不再那么孤寂。现在我也会教身边的孩子们一起来学唱,尤其是我的小辈们,我希望能够分享这一份童年的温馨,而这也正是童谣的魅力,它记录着传统又承载着温情,不信你听: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个糍粑……这就是我的童年旋律,感谢收看,下期见。
九号选手 张凌云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庆丰收促和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的现场,我是主持人张凌云,欢迎大家。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告诉我们,农业耕作要顺遂天时,估量地利,才能事半功倍。可见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的理念早已融入在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之中,并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内涵。
在吉林省梨树县,就有一位半辈子都在探索保护性耕作方式的人,他叫王贵满。1983年,他毕业回乡之后成为了一名农技员,意气风发的他,想把自己所学所有的专业知识都用在这片黑土地上,可那个时候,农民种玉米需要反复地整压四次地,直接导致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层也变薄了,每当遇到大风天气,薄薄的黑土层被扬上天空,连下面的黄土都露出来了。这样的地咋能多打粮,王贵满看着眼前的这片土地,心里很不是滋味,从那之后,他便踏上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之路。他历经了烈日炎炎、风吹雨打,最终与科研团队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耕作方式:梨树模式。这种耕作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用秸秆在土地上盖了一层“被子”,在冬天休耕的时候,也能有效地避免土壤侵蚀,还能够培肥地力。有一年气候发生突变,采用了“梨树模式”的耕地不仅经受住了风雨的考验,最后粮食产量还提高了,乡亲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梨树模式”带来的实惠。
王贵满为了研究和推广“梨树模式”,费尽了心血,而在我认识他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也亲眼看着这位老农技在岁月的风霜里,留下了满头白发的印记。勤劳的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停下对于农耕文化的探索脚步,在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不违农时,因地制宜,还看到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更看到了蕴含在我们中华农耕文化之中的劳动奋斗之美。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王贵满和他的科研团队来到了我们的节目现场,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他们。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播音艺考稿件,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