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参赛选手文稿

2023-12-14 17:06|编辑: 吕老师|阅读: 560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半决赛第九期节目参赛选手文稿,这是第三赛段第一场,分享给大家查看。

2023年12月9日,《2023主持人大赛》节目第九期开播,比赛迎来第三赛段,这是半决赛第一场。本文整理了本期节目参赛选手文稿,供大家查看。

推荐: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内容汇总,2024年高考生学习参考

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参赛选手文稿

张慧鑫

欢迎大家收看《回响》,今天我们要从一件乐器开始讲起,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人独奏,仿佛千军万马奔腾不息,而众人合奏,堪比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它不在五音之列,却统领众器齐鸣,它就是鼓。以前鼓的用途更多用于军事战争中,鼓的隆隆声响,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士兵的勇气和斗志。所以《诗经》中就有“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的记载。在我生活的地方南京长芦地区,古时候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相传隋唐时期,罗家军在长芦的留左、留中和留右地区屯兵百万,休战时会为当地的百姓做一些好事,那百姓等到将士们凯旋,会进入到军营敲锣打鼓欢庆,将士们为了回谢也会擂军鼓奏军乐,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军乐和民乐糅合的留左吹打乐,也叫留左大鼓。为了探寻这声声的回响,我开启了我的学鼓之路.…....

这就是我第一次学打鼓的经历,当时左右手都不分了,而曾老师跟我说,要想打好留左大鼓,那必须是有稳如泰山的架势、坚定果敢的眼神、排除杂念的心理。当然,留左大鼓不是一个人的鼓,而是一群人的鼓。带着这份信念,留左大鼓走出了国门,在2016年,团队在德国、荷兰、比利时进行演出,现场那是座无虚席,主办方只担心一件事,这个鼓会不会把玻璃给震碎。但就是这样的一门技艺,在二十年前险些没有传承下去。这一次,留左大鼓带着我走了出去,运鼓搬鼓,穿上一身的行头。其实整个过程我特别地紧张,我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影响团队的效果,但是当我拿起鼓槌敲响大鼓的那一刻,我发现我被鼓声包围了,一股又一股的力量进入到我的身体当中。而当我打完最后一个鼓点回头看这只鼓的时候,我发现它不是一只鼓,它更像是一个人,一个正气鼓荡的中国人,这鼓面是我们坚毅的精神,这红漆是鲜红的热血,这鼓槌是硬朗的骨骼,而这鼓声是不能忘记的回响,它回荡着我们中华的力量。

沈鹏鸣

都说想要留住一个人的心,先得留住他的胃。我是万万没想到,一碗小小的桂林米粉做到了。他叫仁迪,来自印尼,爱嗍米粉,非常着迷。喜欢中国,传播友谊,演奏音乐,超级帅气。仁迪是广西艺术学院的外籍教师,专门教授印尼音乐。他们刚刚演奏的乐器,大家之前见过吗?没见过。其实它们是一个组合,叫作甘美兰,由琴、鼓、锣等十几种乐器组成。在印尼语当中,“甘美”的意思就是敲击,“兰”代表了音乐,合起来就是敲击乐。说了这么多,我都手痒了,赶紧去学习一下。学习甘美兰,确实有点难,传播甘美兰,方式千千万,比如说带着乐器“走出去”。这是南宁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仁迪和同学们经常会通过这样的户外演出,来传播甘美兰艺术。而市民们的热情也让仁迪萌生出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将印尼的甘美兰和中国的传统乐器进行融合演奏呢?甘美兰和中国的传统乐器在音调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想要合奏确实很难。经过反复地磨合,仁迪改编了印尼西爪哇的传统歌曲Sekar Manis,叫作《甜蜜的歌》,并且这首歌曲也登上了中国-东盟音乐周的舞台。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在广西工作,我有机会主持《中泰歌会》《中国-东盟音乐会》等等的国际活动,也认识了许多像仁迪一样来自东盟国家的朋友,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因为音乐的连接,我们可以走得更近,情谊更深。今天是仁迪在中国生活的第八年了,当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留在中国,他是这么说的......2023年的9月7号,一条新闻让仁迪特别地开心,因为在他的家乡印尼万隆,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开通运行了。十年前,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首次在印度尼西亚提出,而雅万高铁的开通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正如印尼的甘美兰和中国的传统乐器跨越山海,也可以通过音符和节奏融合交织,用音乐架起一座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大道同行,丝路共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衣漪

一本《本草纲目》,三种植物原料,成千上万次的失败,还有一个人七年的时间,就成为了我旁边这份中国传统色。中国色很美,天地玄黄,青出于蓝,东方既白。那如何用古人的方法染出这些颜色呢?有一个人跑到了田间地头去寻找答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邵旻。热情、说话信息量极大,是我对邵老师的第一印象。她头上是她自己染出来的,叫花青,身上的是老青。我说邵老师,咱这花青、老青可不至于说掉色吧?邵老师说还真掉。我说那古法植物染色的意义是什么呢?化学染色又快又方便。邵老师用她的七年告诉了我答案,这第一个答案便是颜色的记忆。茜草、红花、苏木三种原料对应着三个不同的时代,但是又共同汇聚成为了同一种中国传统色的进程。我突然感觉颜色会讲故事啊。而邵老师她为了讲好颜色的故事,索性搬到了乡下,在自己家门口开始做试验,但困难也接踵而来。这种子要先播种吧?播种后总要等到结果吧?结果之后染料、试验、取材环环相扣,她最先试验的叫红花,她说种植成功、采摘成功、取色成功,最后的呈现失败了,想了半天原因才发现,可能是自己写论文之前,她把这种子放置在了阳光下,种子一不小心熟了。邵老师笑着说没关系,下次再来。但下次,就是明年,然后周而复始,从种植开始。但我去采访她当天,她居然想带着我再试一次,我好像找到了为什么要古法植染的第二个答案,留白和期待。

邵老师带我做实验,她没有抱多大希望,我也觉得有多少可能性,我们就这样很突然地成功了。有人说你手上这不是粉色吗?怎么能说成功呢?邵老师说要不断地染,反复地染,它才可以达到莲红、真红,因为层层递进,所以次次不同。我们说中国色总是给人以留白的想象,比如说“云破天青”,它是大雨过后云破开了个口子,我们去窥见到天空的颜色。再比如’东方既白”,它是天要亮还没亮的颜色。而只有古法植物染色,才能够达到这种将明未明,欲说还休的感觉。这几天我和邵老师接触,我总是能想到贾岛的两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邵老师三年才染出两个颜色,我想再没有人比她更懂贾岛,两句诗反复琢磨三年才写出来的心情。但这诗还有后半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我想,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和传承中,会有越来越多像邵旻这样的人,他们躬身入局,亲力亲为,恒久守护这份珍贵的颜色记忆。而那份突然被染出来的红色,那份已经决定明年再试试看的红色,会成为不期而遇的礼物,作为时代和历史的知音。

苌道勤

欢迎大家回到村BA的比赛现场,看看这个球,六十六号传得不错,击地!漂亮!球进了。又传给六十六号,原来是我们熟悉的身影,撒贝宁。投篮!画面暂停,撒老师究竟投没投进呢?大家可以猜一猜。不过您一定猜不到的是,刚刚这段视频我们是用口技配音的。没注意到?回溯一下。大家听出来这是什么声音了吗?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大家应该都在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尤其是第一句,所有人都会背,京中有善口技者。今天,在两位口技传人的带领之下,他们带我拜见了他们的师父,口技大师牛玉亮。牛玉亮先生今年八十五岁,已经耄耋之年的他跟口技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现在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口技的传承,所以总去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学得像不像?看到孩子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牛老师也特别开心,从两千三百年前的口技历史讲到现在,滔滔不绝,津津有味。一本中国口技的书,写了三十二年,为什么这么久,因为口技的历史记录都是在碎片当中。想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找寻这些碎片拼凑它们并不容易,但牛老爷子还真有这种钻研劲,为了让人们提起口技这项技艺时,记忆不再是空白的,他到图书馆当中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去找寻属于他的宝藏,其中就找到了失传百年的《百鸟争鸣》。

老爷子太可爱了,一个鸟一个鸟地和它们排练,这样的事情他做了几十年,才把文中“百鸟争鸣”四个字变成了一出戏。看到徒弟们和牛老师演出时,牛老师脸上的笑容,我那一刻特别受感动,因为就像个孩子一样,我那一刻突然感觉到传承口技的意义是什么……从前我们读《口技》这篇文章,写得再生动,也仅仅是文中有个善口技者,而他们是要将大家印象中“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一句话,变成人人心中有善口技者的肯定答案。牛老师知道,这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走出去拍片子,还特意给我留了个作业,问我传统口技怎么也能“走”出去呢?这个问题不只问向了我,也问向了所有爱口技的人们,我把他们的声音都带了回来,你听……跟着节奏晃,技艺不会忘,责任扛肩上,朝着未来的方向,来自生活的模仿,吟唱,融汇,想象,跨国时代的碰撞,盛放在天空之上,如此嘹亮,当传统口技融合了说唱,吸一口气,再用点力,唇、齿、喉、舌都能变成宝藏,跟着时代的心跳,巧妙到鲜活的生命,在声音里舞蹈,然后忘掉烦恼,生活本来就是那么美好,跟着口技复得返自然,历久弥新饱有新鲜感,听那声音色彩的斑斓,品味时代的声音流传,当自然的观察,凝聚成非凡的技艺,自然地传承着无穷的魅力,群响毕绝,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把抚尺在心里(唱)。牛老师,我来向您交作业来了,口技加说唱怎么样?牛老师听完之后跟我说,小伙子唱得真好,我一句都没听清。但是牛老师接下来又跟我说,传承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努力并不意味着一次次都得成功。还记得节目开始时投出的篮球吗?球在天空飞了一会儿,但没能投进,不过,我和所有的口技传承人们都无比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多尝试几次,一定能将传统的艺术投进每个人的心中。

董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地哺育了人类,也孕育出文明。中国人自古是对土地有感情的,我身旁的这抔土,来自中国最早的王朝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关键遗址。这次我就来到二里头,拜访了一位高手,体验了几天真实的考古。他叫王宏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特级技师。在这四十年里,记录、修复、摄影、发掘、钻探,王宏章把考古工地上的工作几乎都做遍了。不过要说他的看家本领,那还得是看土,通过辨识探铲取出的土样,就能还原一个地下王国。这就是我那天从三米多深的地下取出的土样。像这样用探铲取土认土,是田野调查的基本功,但是想要熟练掌握并不太容易,因为在真实考古中,探铲往往要加上延长杆,一个洞五六米深是经常的事儿。于是我就问王老师,我说那平时你们每人每天得打多少个洞啊?他说,农闲的时候他们最忙,只有土地空出来,他们才能进行钻探,每人每天差不多得打三十个。

太多迄今所知的中国最早,就这样被一一发现。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官营作坊区、铸铜作坊、青铜礼器群等等。但这其实并不是考古的日常啊。听,猜猜这是在干嘛?这是正在用手铲刮土。也是队员们日常工作中唯一的伴奏。在来二里头之前,我以为考古是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但身处其中才发现,真正的考古,偶尔收获,常常寂寞,更多就是土中找土。在考古这件事上,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被一代人找到答案。在二里头,这个有关最早王朝的答案,队员们一代又一代寻找了六十多年。王宏章从一个帮忙给文物拍照的小伙子,成了在探方里带博士生的一把手。为了守护这片遗址,村民们前赴后继的加入到考古队当中。别人眼中的枯燥和难,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乐趣和动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发现什么。一句期望,是将青春交付于这一抔黄土,让时间在岁月中模糊。但也正是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岁月,让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日渐清晰。在遍布中国的考古探方里,有无数个不急于求成的人和无数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他们的扎根与坚守充满了意义。因为,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谢谢。

丹臻群佩

头顶中国最美雪山,脚踏世界最深峡谷,在那里待上一天,就能体验一年四季,被世人称作莲花秘境。然而,它曾经也因极端复杂的地形,长期与世隔绝,成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这里不是福建的武夷山,而是西藏的墨脱。眼前这位门巴族汉子叫单增江措,每天清晨,他都会背上背篓穿梭在茶园里,开启忙碌的一天。然而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一名行进在悬崖峭壁边的职业背夫。过去的墨脱,几乎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存在。长久以来,从盐巴到粮食,从药品到建材,所有的重要物资都要靠背夫们扛进来。可以说,当时的墨脱就是一个建立在背夫肩膀上的县城。那天我和江措大哥其实走了不到二十分钟,山路加大雨已经让我精疲力尽。但对于过去的背夫们来讲,这是他们最习以为常的生活,因为他们不仅将货物背进了墨脱,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墨脱人与外界相连的渴望。

二零一三年十月三十一号,全长一百一十七公里,经历五次修建,跨越六条断裂带,耗时五十多年的扎墨公路终于正式通车了。这意味着,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城就此成为了历史。公路通车,曾经的高原孤岛终于正式向人们展开了怀抱,那墨脱人民的生活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藏语就是金叶子,今天我也把金叶子带到了现场。如果说过去的墨脱以百斤背篓解决生活之难,那么现在的墨脱正以片片金叶子撬动幸福生活。从背到背,不变的是背篓,但背篓里装着的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金山银山。在众山之父南迦巴瓦峰的注视下,在雅鲁藏布江深情的凝望中,墨脱迎来了它正式通车的第十周年。曾经最难抵达的诗和远方,如今正给世人呈现着它最美的模样。峰回路转千百回,秘境花开在墨脱。

杨旭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今天的故事啊,我们就从它讲起。每年秋收一过,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就进入到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透过半开的铁门,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家都在小院或是作坊里制作灯笼。藁城灯笼因进贡宫廷得名宫灯,目前藁城宫灯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九十,也许您家买的灯笼啊就出自这里。所以屯头村也被称为是中国宫灯第一村。在村里面我见到了一位年近七旬的白师傅白军平,大伙都叫他灯笼大王,不仅仅是因为他做的灯笼多,更是因为他做的灯笼跟我这个比起来,那是真的大。没问题的底气源自于精湛的手艺,走进白师傅家就进入到他的工作室了。今天他要做的是一道关乎灯笼身材的工序,绑线、定型。哎呀,第一次觉得我这五根手指啊,就像刚认识一样,毫无默契。这绑线您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眼脑手得同步协调,所以这一步更考验手法。不仅手是尺子,在白师傅家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一人制灯,全家上阵,白师傅负责制作骨架,爱人负责制作红衣,两个女儿负责给灯笼穿衣化妆,分工明确,全家总动员。

女儿白伟静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帮忙,在她眼里,老爸可是个细节控。对得起手艺,对得起良心,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他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青丝到白发,白师傅择一业终一生的匠心精神感动了我也感染了女儿。有了传承啊,还得创新,在藁城这宫灯也能玩出混搭风。您现在看到的这位呢是我的张家口老乡,蔚县剪纸手艺人史有全老师。当时我就特别好奇,这剪纸和宫灯有什么关联呢?带着这个想法,他来到了石家庄藁城区,与当时的宫灯状元张风军老师合作研发出了文化味十足的纸雕宫灯。好拼、好看、好玩,有文化的纸雕宫灯还搭上了科技的快车,通过先进的激光雕刻机实现量产,便于携带,让两种艺术和两地文化得以融合升华。华灯初上,灯亮如星。对于我们来说,灯笼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照明工具,无论您身在何方,灯亮了,心就暖了。它其实更是一种象征,指引着游子的归家路,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更映射出新一代匠人赋予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常说,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藁城从传承到创新,藁城宫灯,既承载着世代匠人的手艺和智慧,也用这一抹鲜亮的中国红照亮着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让这项技艺经久不衰,熠熠生辉。感谢您的收看,《“冀”艺生辉》。

高浩森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爱在桑榆》。今天的故事我们要从一张日程表说起,八点上班,六点下班,请注意,这还是周六加班。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我的工作日常吗?没错,但如果我告诉您,这张日程表是属于一位九十四岁的老人呢?她叫章金媛,退休前是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算一算这个时间啊,现在退休都应该有三十年了,为什么还这么忙啊?带着这个好奇心,我准备完整的体验一下章奶奶的周六。早晨八点,很多人还在被窝里享受着假期,章奶奶已经开始为志愿者们进行上门护理前的培训。为了方便老人,退休后章奶奶一直在组织志愿者进行公益的护理服务。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呢都有这样一张测试表,用来记录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来以为我是特别擅长跟老年人聊天的了,结果一见面奶奶就给我上了一课。

五年前,奶奶进行了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从那时起,她上下楼变得很困难,只能租住在一楼,而为了帮助需要她的人,她却愿意爬上四楼。四层楼,大家需要多久?章奶奶的答案是九分三十七秒。每次上门后,奶奶都会召集大家分享今天的收获。本来是十二点下课,奶奶却进行了一次拖堂,直到屋子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声,我们才结束了上午的行程。但是真正辛苦的还是下午的工作。这么多年,奶奶一直坚持认真的批改志愿者的护理记录,并且进行电话回访,一通电话至少十分钟。章奶奶是江西省首位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更是我国首位护理领域国际成就奖的获得者,这一个个荣誉是那么的有重量,而对于奶奶来讲,她更想分享的是帮助别人的快乐。如今,章金媛爱心志愿团已经拥有了近两万名成员,我也成为了这两万分之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得到免费的居家护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公益路上获得了快乐,而章奶奶也有了新的目标。有为未必年少,迟暮之年也能够风华正茂。我们都说老有所依是一种幸福,但不服老的章奶奶却偏要用老有所为,让更多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享。我们为什么要讲述章奶奶的故事?因为她奉献的人生太美了。

刘心悦

今天的故事要从两个人物说起,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但是他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让过去来到现在,拥有未来。千百年前的风,跨越山河万里,缓缓吹来,恰似故人来。这就是今天故事的两位主角,一位八五后,今年八十五岁,退休二十五年,依旧每天主动工作的著名考古学家,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郭老先生。另外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九五后了,辽宁省图书馆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李明一小李师傅。无论是考古还是古籍修复,对于他们而言,时间并非不可跨越,历史也并非触不可及。诞生于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使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当中,具备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郭老为其倾注了半个多世纪的心血。

前两天,我跟随郭老去了一个地方,那里被称为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刚一到现场,郭老直奔了牛河梁的考古挖掘现场。提起曾经的那些难忘的考古经历,郭老眼里有着藏不住的光。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小李说她也有,每一本古籍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她修复的第一本。终日和旧纸张相伴的古籍修复,有人说这是个冷板凳的专业,小李有着自己的理解。小李师傅打算未来与古籍相伴到老,才刚刚出发,郭老先生在文明探源领域深耕了一辈子,如今依然在路上,他依旧享受其中。如果让他们跨越时空,看看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感谢郭老们,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手铲释天书的接力探源,也要谢谢小李们,新一代的古籍保护者甘坐冷板凳的坚定与传承。深耕的路上,苦乐自知,只有真的享受其中,才会初见心动,再见亦怦然。谢谢大家。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播音艺考稿件,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主持人大赛文字稿2023主持人大赛主持人大赛知识点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4-10-11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2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4物理竞赛复赛获奖名单

  • 2024金秋营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