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多巴胺”入选。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别整理了这一新词汇相关介绍及时评优秀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更多素材:2024高考作文素材:十大流行语相关介绍及时评范文
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巴胺主要在脑细胞和肾上腺细胞中合成,可以影响人的运动、认知、情绪、睡眠等多个方面,其水平和平衡对人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从色彩心理学角度看,明亮鲜艳的色彩能够激发多巴胺分泌,让人产生愉悦感。今年流行的“多巴胺穿搭”,一改过去精致优雅和朴素低调的风格,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缤纷明亮的搭配让人产生愉悦体验。“多巴胺穿搭”走红后,“多巴胺”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从可视的色彩到不可视的抽象概念,都能用“多巴胺”,如“多巴胺景区”“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饮食”“多巴胺休假”等。甚至热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的人,都能用“多巴胺”来形容,如“多巴胺老师”等。
精选时评段落
《慎拿“多巴胺”当治愈心灵的解药》
河北日报 刘采萍
“多巴胺”走红网络,核心是人们内心对“治愈”的渴望。
然而,一味把“多巴胺”代表的轻松感当作治愈生活的解药,实则隐含着对困难和压力的逃避。如此“向往”,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与成熟,而只会令人对“逃避”上瘾。
有了“多巴胺”就意味着快乐吗?未必。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追求快乐幸福的行为时,常拿多巴胺和内啡肽作对比:多巴胺令你对某种事物或行为产生强烈欲望,并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产生依赖,但人的欲望可能指向好的目标也可能指向不好的目标,不假思索和选择地沉溺于欲望,是人生空虚和内耗的主要原因;内啡肽让人产生愉悦感的机制与多巴胺不同——内啡肽以补偿机制发挥作用,它让身体忍受的痛苦变得不值一提,甚至产生超越极限后的释放与痛快,自律、奋斗等典型“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多与内啡肽有关。
一个是欲望中的沉溺,一个是努力后的满足。这仿佛一个隐喻:许多走红网络的“多巴胺”,归纳起来倾向于一种简单易得的沉迷,它固然一目了然,却也可能流于品味的趋同甚至庸俗化。多数“多巴胺快乐”,不过是避重就轻的选择而已。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