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高考历史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晚晴时期

2024-01-24 11:34|编辑: 南老师|阅读: 265

摘要

本文整理了高考历史常考重难点晚晴时期概念解析,希望对大家历史的学习备考有帮助!

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高考历史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一起来看~

高考历史常考重难点概念解析—晚晴时期

1840-189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经济上受殖民国家掠夺和剥削。"半封建"是指封建社会逐步解体,但又未完全解体;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

【协定关税】一种是自主协定关税,即通过协议,在自愿对等的基础上相互给予对方以某种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另一种是片面协定关税,即一国在另一国胁迫下签订协议,片面给予对方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

【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又称“治外法权”,晚清民国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内享有的种司法特权。依照这种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审判权归属于该国领事馆或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二战期间及战后,中国通过一系列条约,先后收回了各国的领事裁判权。

【最惠国待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是殖民侵略的体现,比如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片面最惠国待遇,提出的一体均沾。即其他国现时或将来所取得和拓展的一切新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英国都将享有。这一政策十九世纪末发展成为美国独立的对华外交政策,即所谓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

【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简称,是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 1861 年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 40 年,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外交近代化】是指鸦片战争后我国在外交上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表现为外交观念、设立外交机构、互派公使、 利用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等。

【湘军】晚清时期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而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也是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因将领士兵多系湖南人,故名。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后,继续参与镇压捻军和回民、苗民起义。湘军将帅左宗棠、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等先后任总督,各省巡抚亦多湘军人物,掌握地方实权。

【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90年代,先后有美、日侵犯台湾,英国侵略滇藏,俄国侵略新疆等。其中日本于187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1875—1876年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英国侵略势力得以深入云南、西藏地区。1871年,沙俄乘阿古柏入侵新疆之际,强占中国西北伊犁地区,最后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海防塞防之争】为应对东南沿海和西北边疆的危机,清政府内部爆发的以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代表的争论。清政府最终采纳左宗棠海防、塞防并重的建议,命左宗棠武力收复新疆,李鸿章、沈葆桢等督办北、南洋防务。此外,清政府内部还形成了“清流党”,直言敢谏、评议时政。

【洋枪队】为了对抗太平军,由上海、浙江等地方当局支持,以美国、英国、法国人为军官,招募中国人组成一支地方武装。1864 年解散。

【官督商办】主要流行于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洋务派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这类企业由于管理极端腐败,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遂多改为官商合办,或直接变成商办。

【厘金】清代咸丰年间为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天国而开征的一种新商品税。厘分两种:一种为活厘,是对行商设卡收捐:一种为板厘,是对坐商按月收捐,税率为值百抽一。厘金的开设,大大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但各省在实际征收过程中重复抽税或随意加征,阻碍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1931年,国民政府裁撤厘金,开征统税与营业税。

【汉阳铁厂】洋务运动后期张之洞在汉阳创办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又称湖北铁政局,是洋务派建立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化民用重工业。1894年正式投入生产,但张之洞不知经营近代工业,加上经费不足,炼铁锻钢成效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办,经营大幅改善,生产的铁除供应本国外,还出口到日本、英国。

【买办】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双向沟通。

【开眼看世界】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人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倡导了解、研究外国史地的过程。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编纂《四洲志》,简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此外,姚莹撰写《康輔纪行》介绍西藏的历史、地理、宗教等情况,告诚国人警惕英国侵略野心;何秋涛撰写《朔方备乘》介绍北方边疆问题和中俄关系等;张穆撰写《蒙古游牧记》介绍蒙古部落的历史地理;徐继畲著《瀛寰志略》介绍世界五大洲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这四本书是了解中国西南、西北、蒙古边地以及西方国家的重要历史材料。

【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诉求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其成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师夷长技以制夷】19 世纪 40 年代鸦片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新思想代表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的思想。"师夷长技" 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长"处(主要指军事技术),"制夷"就是要抵抗西方的侵略。该口号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西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是对传统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体现进步性,同时抵御侵略也有爱国性,但是该思想当时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付诸更多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含义是在坚持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来达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中体西用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仍然是中国封建思想体系,没有认识到中西之间根本的制度差距,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于 19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前期,是对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以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他们大多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也主张学习西方的工商科技;同时也建议作政治制度改革,向往西方的议院民主政治。早期维新思想,还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但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天演论》】1895年严复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原著翻译的著作。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

1896-1911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租界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的"国中之国"。租借地主要是指帝国主义列强出于军事目的租借战略要地。势力范围是指列强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拥有特殊地位的区域。

【三国干涉还辽】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俄、德、法三国为了自身利益, 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19 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而起。

【预备立宪】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在1906—1911年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建内阁,内阁成员以满族为主,几乎就是皇族内阁,使预备立宪成为一场企图维护专制的骗局。这导致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灭亡,客观上有利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中国近代化。

【门户开放】又称“海约翰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主要内容是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欧洲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促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东南互保】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和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1900年6月,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拒不执行,并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保全了西方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也避免了南方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地方督抚势力扩大,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皇族内阁】1911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内阁。由于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军政大权均被皇室和贵族掌握,故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是违背立宪精神的,表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

【立宪派】即 20 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以张謇、梁启超等为代表,主张在中国实行宪政。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即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

【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皇帝统治,实行共和,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南北议和】1911——1912年南方革命军代表和清内阁总理袁世凯的代表之间进行的和谈。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诱胁革命政府同袁世凯妥协。12月初,革命军与清军首先在汉口停战,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提出废除清朝政府、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军做出让步,最终1912年2月,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曾同《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严厉驳斥改良派的保皇立宪立场。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是最早译载《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的中国报刊。1908年被日本政府封禁。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前者是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指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和办厂权等。

【实业救国】甲午战后,以张謇为代表的部分先进中国人主张大量兴办近代工厂和实业,壮大发展资本主义,积极与列强开展经济竞争,以此实现救亡图存、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思潮。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行业。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体现了实业救国观念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

【近代民族觉醒】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是指打破传统的华夷观念及“天朝上国”的华夷秩序,迸发与觉醒“世界意识”,即由中国中心的天下观念转变为中外联属的世界概念。是近代中华民族逐渐摆脱自身沉湎于小农文明的沾沾自喜状态,重新认识世界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一进程与民族危机的程度呈正相关,鸦片战争以后民族意识萌发,甲午战败促进民族觉醒和近代民族主义产生,梁启超首先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深化了民族主义概念;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觉醒达到高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由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国家政体由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统一才能牛效。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形式和人民的基本权利,宣告了中华民国的合法性,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唯一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知识点历史知识点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4-10-11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20

2021-2023年北京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可直接下载)2023-07-04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4物理竞赛复赛获奖名单

  • 2024金秋营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