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网发布了2024-2025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可以看到2025北京各区初中在读学生,2025北京各区初中在读学生分布是怎样的?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具体内容,详情如下:
2025北京各区初中在读学生数据发布,有多少人能上高中
数据显示,全市各学段在读学生总数呈现明显分化:小学六年级总人数达171,816人,较去年下降 0.56%,而高三在读人数同比激增13.8%。这种 "小学冷、高中热" 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北京教育生态的深层变革。
学前教育首当其冲
全市幼儿园离园人数同比下降 16.95%,入园人数减少 14.85%。朝阳区离园人数骤降 6,820 人到了27778人,海淀区入园人数减少 2,965 人到了25673人,核心城区学位压力开始向郊区转移。这种变化既受生育率下滑影响,也与非京籍家庭 "回流潮" 密切相关。
小升初格局生变
全市六年级在读人数较去年减少 964 人,其中海淀区流失 702 人,朝阳区减少 238 人。值得注意的是,西城区逆势增长 304 人,延续了 "教育强区" 的虹吸效应。这种变化与东西城严控跨区招生、海淀区规范点招政策直接相关。
初中段的结构性矛盾
全市初三在读人数同比减少 8.67%,但新高一人数仅为 79,268 人,较初三减少 35,712 人。朝阳区中考人口流失率高达 40.08%,海淀区流失率 26.47%,两区合计占全市流失量的 57.4%。这种现象既反映了非京籍学生的升学限制,也凸显了普高学位供给仍需增加,当然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职高。
高考竞争的区域分化
全市高三在读人数激增 13.8%,其中西城区增长 23.38%,海淀区增长 12.83%,东城区增长 19.08%。这种增长与 "异地高考" 政策收紧、回流考生增加直接相关。数据显示,西城区 2025 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突破 10,000 人,较 2020 年增长 45%。
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北京市正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学位供给侧改革:北京各区都在计划新增学位,保障学位供给。
中招政策优化:将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指标分配政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分流:推动普职融通试点,2025年中职招生规模将扩大至3.2 万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