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人民日报》4月最新时评精选11篇

2025-04-21 17:04|编辑: 李老师|阅读: 63

摘要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人民日报》4月最新时评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2025北京高考即将启动,为了帮助大家充分的备考,北京高考在线为大家整理了《人民日报》4月最新时评精选11篇,分享给同学们学习。

点此查看>>>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

高考备考,除了日常学习外,还要借助一些资料来实现成绩的提升,因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制作了以下资料,点击下方链接可免费领取~

《北京高考50篇语文必背古诗文汇编》电子版资料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19992794631234

2025最新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20034788002882

(一)人民网评:“中国传递爱而不是关税”

徐祥丽 付龙2025年04月19日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中国热爱她的周边国家。中国传递爱而不是关税。”日前,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有海外网友深情留下上述感言。

从中华文化“亲仁善邻”的仁爱底色,到民谚“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道理,中国一直以行动传递爱的力量,诠释睦邻友好的文化基因。海外网友质朴的话语、浓郁的情感,既是对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真切感悟,更是对中国身体力行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由衷赞叹。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中国行胜于言。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到访了周边27个国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后首次出访选择的都是周边国家。中国积极同周边国家相向而行,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多少个百年梦想,携手实现——中老铁路,穿越崇山峻岭,让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多少次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缅甸大地震,中国救援队在废墟中救出被困近40小时的幸存者;多少人安居乐业,惠及万家——中巴经济走廊已带动250多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超过23万个就业岗位……

以发展缔造共同繁荣。中国已同周边25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是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2024年贸易总值6.99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贸易额增长100余倍,中欧(中亚)班列成为支撑国际合作的“钢铁驼队”。

以文明滋养世代情谊。中越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目前约有2.4万名留学生在华学习;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经济线,更成为“跨国婚恋鹊桥”;鲁班工坊在周边多国落地生根,成为“一带一路”上广受好评的“教育驿站”;中国向多个周边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以仁心妙手浇灌友谊之花。

以担当守护共同家园。中国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面对非传统安全挑战,澜湄执法合作破获大量各类跨国犯罪案件;上海合作组织不断扩员,体现维护和平、共谋发展的民心民意。

当前,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乱象频出。“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当关税大棒扼杀贫弱国家的发展梦想,中国选择用零关税政策为33国农产品敞开大门;当保护主义筑起“小院高墙”,中欧班列已联通欧洲25国227个城市以及亚洲11国百余城市,让多国商品共享中国市场红利。以心相交,中国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提供更多确定性;以义为先,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行践诺,中国不走国强必霸、恃强凌弱的歪路,以发展惠及世界,以责任赢得尊重。

“中国传递爱而不是关税。”这句朴实话语背后,是中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以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点亮同舟共济的希望之光。

(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思想纵横)

杨 葵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蹚出富有人文氤氲的发展“新路”。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用的不是其他什么文化,而是从中国大地生长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黑神话:悟空》带火多个旅游目的地,到六尺巷故事凝练为今天基层治理的“六尺巷调解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硬支撑”;从遵义以转折之城为文化IP,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到湖南“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品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体现了革命文化点燃的“强引擎”;从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到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毋庸讳言,过去也有一些地方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山寨版”海外小镇、文化街区等,有的虽然也曾风靡一时,但不少最终走向荒废沉寂,造成资源浪费。这说明,不坚持文化上的自我,不坚守精神上的独立,抱着崇洋媚外心态搞出来的“文化产品”,不仅不伦不类,而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和累赘。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文化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里曾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坚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丰富文化内涵,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效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实践证明,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重在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经济和文化双向赋能的路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当前,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日益丰富,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谱写新的人文图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需要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大胆实践、不懈探索,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中总结新鲜经验、汲取充足养分,提炼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取得更多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让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握当前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深入挖掘各类有益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贯通科技、旅游、制造、消费等千行百业,不断延伸人文经济的应用场景和空间载体,持续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在推动文化与经济共生共荣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底蕴、内在张力和能量储备,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空间、组织活力和质量效益,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三)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

李洪兴 2025年04月14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怕什么!早晚我们是要胜利的。我们的主义,就像庄稼人的种子一样,到处都撒遍了”。面对反动军阀举起的屠刀,有人问李大钊怕不怕,这是他的回答。

“红二师的红……在和平年代,它是一颗红心,随时准备着安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保定学院的前身是素有“红二师”之称的保定师范学校,其西部支教毕业生投身边疆,迎着红旗召唤,道出誓言心声。

从革命先驱,到时代新人,一样的壮心壮志、许党许国。这份从容与坚定,都源自信仰的力量。

人们常说,共产党员要有“好样子”。“好样子”是形象,决定形象如何的,是作风;而决定作风的,是信念。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我们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崇高的信仰,决定了党的好作风、好形象。

张桂梅四十余年如一日,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黄旭华30年“水下长征”,为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血,“甘做隐姓埋名人”;樊锦诗坚守苍茫戈壁,让莫高窟壁画永放光芒,“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一座名为《信仰》的雕塑矗立,71位不同历史时期的共产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感召和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一路向前,才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信仰是作风的河床,作风是人心的流向。“修于内”与“形于外”是辩证统一的,融汇于实干之中。

矢志“回馈乡亲们”的邱军,帮群众“生活一下亮堂”,临终仍惦记“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这是人生志向与政治信仰的交相辉映。“不赴饭局”的潘东升,把精力用于“科技兴警”,群众开证明从“跑四五趟”变成“一趟就好”,这是清风正气与为民初心的相互印证。信仰从来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当信仰照进现实,就能催动精神变物质,化为奋斗前行的动力和为民造福的担当,推动发展步步高、生活更美好。

作风的堤坝,要持续培土加固;坚定的信仰,必须常修常炼锻造。在思想政治上筑牢根基,才能在行动上保持“时刻在状态”。

深化改革破除壁垒,科技攻坚突破瓶颈,助力企业“轻装快跑”,用心服务办好“关键小事”……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砥砺“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常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必能以清风正气凝聚干事创业强大正能量。

信仰如磐,精神如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给父亲习仲勋同志的信中写道:“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坚定的信仰,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点亮这盏灯,再陡的坡、再难的坎,都不能阻挡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四)当青春与文化“撞个满怀”

梁泽谕 2025年04月14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00后文创店店主黄申

【故事】安徽安庆市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家“宝藏”文创店。铜质镀金的振风塔书签轻启墨香,“女驸马”的巾帼英姿在拼图里定格,安庆城郭化作玲珑的冰箱贴……店铺里的产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记录着00后店主黄申的奋斗足迹。去年,黄申的文创店总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为了满足游客对文创产品愈加旺盛的消费需求,店铺几乎每个月都会“上新”两到三款文创产品。

【点评】

黄申走过的路并不平坦,游人寥寥、竞品冲击、产品滞销……难题在文创店开业后接踵而至。如何将地域风情、古城遗韵熔铸到产品中?振风塔的飞檐下,黄梅戏的唱腔里,黄申捕捉着设计灵感,努力推陈出新。尽管经营的困难总伴随在努力左右,但凭着一腔热血与不服输的劲头,黄申坚持了下来。梦想成真的故事,印证了初心的力量。把追求所爱的激情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青春便能熠熠闪光。

如今,不少像黄申这样的年轻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触摸中华文化脉络,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朱蒙佳是传统非遗光福核雕的手艺人,她雕刻的作品中,有的讲述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故事,有的展现千年运河的勃勃生机;

短视频博主朱铁雄以古代英雄传说为基础创作剧情,将变装特效融入国潮元素,成为备受年轻网友欢迎的“国风变装达人”;

“自得琴社”的年轻音乐家致力于国风音乐的创作和推广,不少演出的现场观众达上千人,还在线上收获大量粉丝;

…………

悠久的文明、年轻的身影,共同构成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图景。当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的赓续和传承将更加有力。

从清明的风筝到端午的香囊,从“蛇墩墩”盲盒到活版印刷月历,从文物磁吸对联到“哪吒骑飞天猪”爆米花桶……近年来,文创开发热度不减,屡屡引发关注。中华文明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创产业发展最丰厚的滋养、最充沛的源泉。谁能以文创产品为纽带,建立起历史文明与当下生活、过往记忆与现实体验的日常联系,谁就能赢得更长久的关注、更广阔的市场。

当青春的灵动与文化的厚重“撞个满怀”,既能为时间深处的瑰宝创造更具现代气息的打开方式,也能为广大青年追梦圆梦提供更多路径和机会。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知识探索需求、情感表达需求和文化认同需要,打造过硬产品、提供优质服务,相信更多年轻人将解锁传统文化密码,也破解自己的创业密码。

追梦路上,霞光满天。期待更多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温暖邂逅,在人生舞台上翩翩起舞,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五)让世人看见真实的中国(人民论坛)

周珊珊 2025年04月11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是一个大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这也就决定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来,中外两位网红的故事,引人关注,发人思考。

一位是来自美国的“甲亢哥”,他的环球直播之旅,被称作“数字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透过他的真实镜头,全球观众看见一个“实况中国”,看到“保镖要失业”的良好治安、功夫变脸等炫酷文化、无人机送外卖的科技感,也在他与广场舞阿姨共舞、和夜市摊贩讨价还价、被路人用英文进行“中国式文明劝导”中,感受到中国的友好、活力与秩序……

这样的中国,自然让海外观众赞叹。累计破亿的观看量,评论弹幕里“求攻略”“求组队”的呼声,都是明证。

从网上互晒合影的中美家庭在上海“奔现”,到美国小伙保保熊、加拿大博主瑞安成为中国“自来水”,再到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带邻居来中国旅游的澳大利亚“老外”……中国免签过境政策不断放宽,“China Travel”成为潮流,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认识中国、爱上中国。摆脱了灰暗滤镜,穿透了偏见误读,跨越了文化隔阂,一个真实的中国被重新发现,展现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另一位是来自山东农村的“沂蒙二姐”,她在田间地头一边劳作一边写诗。她把春比作“农人扶犁的闹钟”,把雪写成“老天爷撒的糖霜盐”,把四季流转和辛勤劳作酿成生命的诗行,还对着镜头自信地表达“生活本身就是诗,生活本身就是歌”的人生智慧。

“沂蒙二姐”走红,这样的农民形象,甚至让不少网友感到诧异。“AI代写”“团队运作”等质疑声的背后,是一些人对农村、农民的认识没有跟上,究其根本,是当代中国正在快速变革,农村面貌、农民精神风貌正在深刻变化。

又何止一个“沂蒙二姐”。“拇指作家”马慧娟书写脱贫之后的山乡巨变,90后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田园生活融合,绣娘们将绣品转化为元宇宙数字藏品……越来越多“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中国故事,其共同的时代背景,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山乡巨变:农村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沃土,农民也有了更自信的精神状态、更丰盈的内心世界。

美国网红用直播打破认知偏见,中国农民用诗歌书写时代变迁,两个迥异的故事,同样获得了巨大流量,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一个多元、立体又极具张力的中国,一个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中国,本身就是传奇故事,就是流量密码。

当世界真实、全面、客观地看中国,必然会看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六)让旧书新友喜相逢

李忱阳 2025年04月10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北京、上海,以古旧书交流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精彩开展;线上平台,二手书交易的热度持续升温……一本本古旧书籍,泛着岁月浸润的纸墨幽香,不仅吸引着众多资深藏书爱好者的目光,也悄然叩开年轻一代的心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香是一种氛围。”中国人素来敬惜字纸,爱书、藏书之风深深植根于文脉之中。今天,人们对古旧书籍的青睐,既是一种血脉传承的文化自觉,也是文海拾遗的交流意趣。“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故纸虽旧,但知识常新。捧起一本旧书,犹如结交一位新的朋友。对于爱书之人而言,泛黄纸页间流转着故人笔意、丰富知识,翻阅间就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日常淘书的意外之喜也在其中:书中的每一条划线、每一处笔记,都彰显着不同读者“有感于斯文”的同频共振;名家题跋、收藏印章,更是以书为媒、见字如面,引发藏书爱好者的精神共鸣。

促进古旧书交易,让更多旧书新友喜相逢,是践行绿色环保阅读理念的生动实践。但对一个小众行业来说,如何突破圈层、拓展新客是不小挑战。近年来,借助网络营销的新机遇,古旧书的流通渠道被盘活,古旧书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古旧书年交易3000万册、交易额12亿元;我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中国书店,走进直播间推广古旧书籍,实现销售途径多元化;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开发了回购、消毒、翻新、封装、定价等图书二手循环服务,每年可循环图书约600万册……各式各样的线上交易平台,打通古旧书的“来路”与“去处”,畅通二手书循环利用的服务链条,促成“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的双向奔赴。如今,线上二手书交易已超越单纯的商品流转,成为文化交流、社群联结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综合载体。

在古旧书交易走向“云端”的同时,街头巷尾的二手书店、熙攘热闹的旧书市集里,同样上演着一场场人与书的美妙邂逅。北京地坛公园、报国寺等依靠自身文化知名度,吸引众多书商参展古旧书市,并通过古籍修复、木板拓印等非遗体验活动,进一步提高书市的互动性、吸引力。上海举办的“淘书乐”旧书市集,打通了线上收购和线下展销两条路径,并配套开展专题展览、文化讲座等,打造了一系列备受好评的文化品牌。这些创新形式,让古旧书籍更具活力地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为书市、书店等传统文化景观,找到了生动又不失厚重的打开方式。

也有人疑惑:随着数智时代加速到来,实体书店、新书出版等尚且面临不小压力,为何还要提倡古旧书籍的交易流通?从个体角度来看,一本本古旧书,恰恰在信息碎片化、快餐化的当下,提醒着每个人应以高度自觉的“读者意识”来对抗信息茧房、算法投喂,更积极、更自主地实现“开卷有益”。从社会角度来看,历经大浪淘沙、去芜存菁留存下来的古旧书,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推动古籍保护、旧书循环,让它们在岁月流转中持续散发魅力,是书香的传递,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如今,越来越多活动促进“旧书新知”,但古旧书行业如何跟上新潮流,仍亟待破题。多措并举、线上线下结合,让越来越多有价值的古旧书籍更好流通,培育更多旧书“新受众”,这场以旧“焕”新的文化活动,必将不断拓展全民阅读的增量空间,为书香社会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 1
  • 2
前往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知识点高考语文知识点人民日报时评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5-02-07

202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录取投档分数线汇总2024-07-30

2023-2024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2024-05-15

没有更多了

  • 2025北京高考

  • 大学录取分数线

  • 北京高考试题答案

  • 高中五大学科竞赛

  • 2025冬令营

  • 港澳高校招生

  • 2025综合评价

  •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福利领取

    福利领取

  • 强基综评

    强基综评

  • 高考指南

    高考指南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

  • 选科指南

    选科指南

  • 升学招生

    升学招生

  • 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京考一点通

bjgkzx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