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4高考北京卷地理试卷评析

2024-06-11 14:01|编辑: 常老师|阅读: 538

摘要

2024年高考地理(北京卷)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使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北京高考已经结束,相关专家对地理试卷进行了评析。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2024高考北京卷试卷评析,分享给大家。详情如下:

试题及解析:2024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2024高考北京卷地理试卷评析

2024年是北京高考地理自主命题的第二十年。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卷(以下简称“试卷”)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使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稳中求进,注重传承创新,立足学科育人,发挥好教育评价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试卷情境类型丰富、任务设计合理、问题层次清晰、难度结构稳定。试卷发挥好“量才尺”作用,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坚持考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相统一,坚持探索更高水平的地理学科育人模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选育需求提供支撑。

01、风化雨,塑时代新人之志

1.挖掘红色根脉资源的地理基因,激发爱国情怀

试卷从地理视角有机融入革命文化教育。第16题以具有红色文化背景的滹沱河流域局部地区为材料,创设地理小组开展研学活动的情境。16(1)聚焦具有六十五年历史的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展现水利工程在革命老区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6(2)要求考生为该流域设计水情监测系统框图,让考生感悟到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赋能新时代革命老区环境管理,提高监测效率,保障生产生活安全。

2.展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地理意义,强化国情教育

第4、8、11、12、19等题围绕城镇化、绿色生产、乡村振兴、成都世园会、长江经济带等反映时代发展的学科主题和热点事件,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第20题要求考生理解北京市的国家级交通枢纽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渗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我国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试卷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发考生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3.融合传统文化和地理学科内容,拓展全球视野

试卷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内容统整设计,树立考生文化自信。第1—3题从红花植物的传统染色工艺切入地理问题,集红花植物地理空间分布和二十四节气染色时令为一体,突出地理学科的时空特征。第13—15、17和19题分别涉及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不同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展现“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的丰硕成果。

02、知行合一,修地理素养之基

1.用好教材资源,贴近教情学情

试卷紧扣教材内容,与教材设计理念相互融通,注重考查对课内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防止过度的机械性训练。第8题通过对世园会展园造景手法的描述,考查中国河流和省会城市概况。第9、10题需要考生阅读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结合不同岩石、地层、皱褶、断层、化石等特征推测地质现象的时序关联。第18(1)需要考生迁移教材相关内容,说明普托拉纳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2.设计探究任务,体现思维层次

试卷增强探究任务考查,螺旋上升地贯通学科思想方法,指向关键能力。以19题为例,第一问要求考生解读各阶段资源利用的本质特征,从而归纳出变化过程,第二问考生需要结合材料分析、总结出当地竹笛产业集聚的区位条件,第三问则聚焦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对产业持续发展的意义。试题启发考生从地理现象出发,循序渐进,运用学科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探寻学科本质。

3.考查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第7题要求考生阅读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判别不同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第14题通过对比墨西哥两大半岛的地理特征,引导考生理解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第11、12题体现区域划分基本方法,考查区域认知素养。第18题从“地对人”和“人对地”两个维度综合考查人地协调观念。

03、注重衔接,育创新人才之翼

1.注重价值观念的衔接

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大中小学阶段全过程,试卷按照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发挥育人功能。第19题从苦竹资源开发利用到竹笛产业形成,再到竹产业的持续发展,展示了“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考生通过鲜活的案例能够深切体会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考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2.注重高阶思维的衔接

试卷加强地理问题的开放性,为考生提供思维展示的舞台。第16(1)题要求考生从两水库中任选其一,分析其主要功能。第16(2)要求考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设计水情监测系统结构框图,地理数据选用和系统运行逻辑等条件具有开放性,使得结构框图不唯一。第20题是地理论述写作,需要考生阅读调查记录,创造性地论述交通枢纽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试卷注重对地理学习方法的进阶培养,促进考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第16(3)题突出问题导向,以某校地理小组对垂直地带性规律的考察为依托,通过“野外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发现式”学习方法,要求考生运用所学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理论,对地理问题做出解释。

04、五育融合,固地理教学之本

1.展现“五育”特色,引导地理教学融合育人

第1—3题展示跨学科学习活动方案中的“草木染”体验活动,丰富了考生对劳动类型与价值的认识,激发参与劳动的内在热情。题目以传统草木染方法和二十四节气为素材,让学生在思考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地理时空秩序之美,领会人地和谐之美。试卷引导教学以融合促进考生地理主干知识的学习,以融合强化考生地理能力素养的发展。

2.以地理信息表达为载体,丰富考生美学体验

试卷充分发挥地图这一地理的第二语言的作用,精心设计图表。全卷共包含11幅图表,力求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增强考生美学体验。第9、10题呈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以“剖面+立体+素描”的形式,同时展现地貌和地层特点,引导考生直观地感悟地貌景观之美。通过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表达引导教学过程关注图像的多样性,注重学科内容与图像需求的一致性。

3.关注地理工具使用,培养考生劳动创新意识

第16(2)改变以往的统计图形式,注重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理解,题目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能力训练与结构设计意识紧密联系起来,从地理视角尝试回答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何促进创新性实践和创造性劳动观念的形成。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首都招考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4高考2024北京高考北京高考地理试卷评析

2024全国高考各科目试卷评析汇总2024-06-11

2021-2023年北京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可直接下载)2023-07-04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9-10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