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语文作文议论文题目是说'清',记叙文题目是自己的天地,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议论文说'清'的1篇优秀范文,帮助同学们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各区期末作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资料福利
高中作文提升,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同学们日常学习之余,也需关注近期的国际、国内大事、热门电影、重大赛事、新闻热点、时下潮流等内容,这些可能都会出现在作文考试中。
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版资料,囊括高三整个学年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领取方式如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领取资料
2024-2025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议论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清,本义是形容纯净,没有混杂东西。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清”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如“清新”,形容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清高”,形容高尚纯洁、不同流合污……如今,“清”依然是人们的一种审美理念和价值追求。
请以“说'清'”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说“清”(二类中)
提到“清”字,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它被赋予许多含义。“清新”的事物使人耳目一新,“清高”的品质被人所追求赞美。“清”作为一种审美追求,一种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清的本义是纯洁不被污染,而在人格层面,清更强调的是保持内心的坚定追求,不“同俗自媚与众为善”,有自我的立场。在审美方面“清”侧重别具一格、独出心裁的创意设计,而清新的外物应是清澈内心的外在体现。
清新之事物赋予生活更多色彩,修缮后的项脊轩处处将自然与人文气息相融合,“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园田居》中,陶渊明也在田园山水之间过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生活。在诗文中我们得以感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清新自然。生活之清,体现在大自然气息的融入和居室的休闲自在。这似乎并无特别之处,但是诗人内心的充盈与捕捉生活间美好的感知力,造就了独特的清新之美。正如当我们以清澈之心面对生活时,便能体会所追寻事物之清新。
清高之品质,赋予人格的独立、价值观的正确。清高并非脱离社会,自视高傲,也并非一叶障目,不闻外部之言。清高在于尊重内心的声音,有自己坚定的价值判断,不被外物所裹挟。古时屈原的清高体现在不与朝中小人同流合污,宁愿投身江中也不愿妥协的意志坚定。今之清高体现在樊锦诗守护敦煌40余年,外界劝阻的声音并未影响她留在敦煌的决心。清高的品格有时会使我们成为社会声音的“逆行者”,但是却能让我们保持对内心呼唤的顺应支持,在长路漫漫中仍不退缩。
当今世界变幻莫测,我们处于复杂纷乱的社会中,更要以“清”立于其中。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单一的成败思维使价值趋于扁平化,人们看待事物往往附上浑浊的标签,在互联网的舆论中,随处可见恶意评论与不明真相的事件发酵,唯有保持内心的清澈,才能免受干扰,以倾听而非喊叫的姿态站在舆论场中,方能拨开迷雾,守得清云。
“清”是内心之坚守,也是处世之根本。怀抱“清”心,我们得以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抓住自己的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