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用功与有功范文1

2025-04-09 09:54|编辑: 李老师|阅读: 233

摘要

本文整理了关于2025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用功与有功”的1篇范文,分享给同学们学习。

2025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科目考试已结束,那么今年的议论文题目是“用功与有功”,这类作文应该如何写呢?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1篇优秀范文,具体如下:

一模试题:2023-2025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倾情推荐: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可免费领取~

《2021-2024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电子版资料点击链接即可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27073627409474

2025最新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点击链接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20034788002882

获取北京各区最新招生资讯、作文动态、下载最新试题答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考作文交流群”

扫码进群

2025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AI时代范文2

2025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50分)

(1)“功到自然成”是说功夫下到了才可能成功;“劳而无功”是说下了大功夫也未必能建功;“急于事功”是说下了功夫也不能急求成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说若下对了功夫则可望建立不朽之功……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语句,都在探寻着“用功”与“有功”的关系。

请以“用功与有功”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用功与有功范文

“功”,一个高频使用的汉字,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功”是有所作为、彪炳青史的高远追求;今人说,功成不必在我,有我必定成功,“功”是有所创造、造福社会的远大理想。从“用功”和“有功”的关系入手,对“功”作一番思考和讨论,有益于我们在生活中创造更多价值,收获更多意义。

“用功”,通常是指付出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以期实现进步和成长的目的。无论是精通一门手艺,还是成就一门学问,或完成一项任务,都离不开“用功”。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得以消弭水患,恢复安定;韦编三绝,程门立雪,凿壁挂角,如痴如醉地学习,才成就其道德文章;千百次实验,不断修正,才有镭的发现、青蒿素的提纯,蒸汽机的轰鸣和白炽灯的耀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要“有功”,必先“用功”。

“用功”往往痴迷,但痴迷者未必是“用功”。因为我们所谓用功,须以有利于社会为前提,或者,至少于社会无害。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多;但屈原、杜甫、苏轼、李时珍、徐霞客等青史留名者又有几人是状元呢?只为自己生活,只能算“小功”,为江山添彩,为苍生造福,才堪称“大功”。“白首为功名”,岳飞所说的“功名”可不是个人名利、富贵荣华。将近一千年之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怎么甘心落于人后?所以,“用功”首先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为了自己,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基本的权利;不为自己,则为了他人往往没有落点,成了虚伪。但,只为自己,也不可取——禽兽也并非只为自己,何况人乎?

“用功”是过程,“有功”是结果,但并非必然结果。首先要明确“有功”的标准。所谓“有功”可理解为通过“功用”实现了目标。在个人方面,常常易于判断,完成一次旅行、学会一门乐器、升入理想的学校等可视为实现了目标,即“有功”。但偶尔也有无法判断的时候。一场泥石流破坏了旅行的计划,却得到了自救与互助的经历,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原有的目标没有实现,但出乎预料的结果是否蕴含着“有功”的元素?看起来没有标准答案,毕竟人各有其选择。

不过,虽无标准,却有大义所指,大势所趋。因为,人,除了具有物质属性,还具有精神属性。“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人都有向善的内在动力。因此,有些时候,表面上可能“无功”,但过程并非“徒劳”,只要用心去看,你会发现“无功”的泥土之下埋藏着“有功”的种子。

在社会层面,判断是否“有功”似乎更加复杂。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各种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评价的范围越大,能够得到权威认证“有功”的机会就越小。比如载人航天或登月计划,阶段性达到目标之后,能够为人所知、荣誉所加的往往数人而已;还有些人,则可能因处于某个集体之中而受到肯定和表彰,因集体“有功”,而个人亦有与焉;更多的人,则常常默默无闻地奉献。与“功”的远近,取决于不同的职能和位置,越是处于关键位置,越是具有不可替代性,越是与“功”接近,甚而成为“有功”的代表。当然,也不排除运气和机缘的成分,因为人生之中难免存在偶然性。

此外,还有时间问题。越是庞大的、重大的“功”,实现的过程越是旷日持久,甚至累代接力,比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以百年为尺度单位的。如此一来,先行者未必能看到大功告成的一天。不过也不必沮丧,因为前仆后继、薪火相传正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样貌。此身有尽,薪火不止,个体的渺小在群体的薪火相传中超越了有限,获得永恒,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有我必定成功。”细细品味之后,回头在看,实是意味隽永。“不必在我”,是谦逊,是尽我所能,是顺其自然,也是志存高远,蹈路于前,寄望于后。“必定成功”,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前赴后继,共襄盛举。

因此,“用功”必定“有功”,这“功”,不在此处,则在彼处,不在眼前,必在身后。放宽心,放长线,各各“用功”,人人“有功”。功成有日,未来可期!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西城一模语文作文2025北京高三一模用功与有功范文

2022-2024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5-11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汇总2025-04-03

2024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4-04-18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