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薪专业意味着进入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保障,这十大高薪专业可以重点了解,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如下:,
各类权威排名:2024-2025年度各类权威大学及学科排名数据汇总
免费福利:
在新高考选科大战之中如何抢占高地,如何找出优势学科,综合进行选科!《20种选科组合可报北京高校及专业清单》电子资料,帮助大家合理选科,科学备考!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id=398&promotionId=74
高考并非“独木桥”,20种升学路径高中生必看!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北京高中近20种升学路径》指南资料,帮助大家提前做好升学准备!
2025高考专业:十大高薪专业盘点
一、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属于计算机类,毕业授予管理学或理学或工学学位。信息安全是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中的安全保障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学习和研究密码学理论与方法、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内容和行为安全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是集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法律、管理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
01、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就业方向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研究开发型,可面向信息安全的专业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中的信息安全研发机构就业;第二类是技术开发,可面向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系统服务的各类单位就业;第三类是信息安全服务,可面向广大企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就业;第四类是信息安全管理,可面向党政部门、各级互联网管理部门、企业单位的网站管理部门就业。
02、推荐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03、报考注意
同学们要注意,大部分高校是按“计算机类”招生,该大类专业中包括信息安全专业,所以报考时要格外注意。
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比较明确,就是研究新型电子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并学会用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
01、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硬件工程师、专事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器件制作和工艺。但是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做出一些成果,那么读研是比较好的途径,如果想要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那么必须学习好模电、数电,并精通一门编程语言。
02、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03、报考注意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属于电子信息大类,根据规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
三、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
01、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的人才缺口很大,而且无论是科研院校、政府机关还是商业公司,对于该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需求量都很大,因此就业前景很好。
一类是各种规模的IT企业,从事项目管理、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和质量保证等相关岗位;另一类是进入到对IT技术依赖度很高的金融、电信等行业的IT部门,从事这些行业的业务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等相关工作。
02、推荐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
03、报考注意
招生院校比较多,不同院校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建议进一步了解院校专业培养方向等;除了单独的专业招生形式以外,很多院校都以“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的大类形式招生。
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专门培养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新兴专业。
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01、就业方向
这类工作职位主要是以高级建模为主,然后会针对实际问题来设计解决方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去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从事数据分析、系统分析、大数据工程应用开发;也可以做信息分析师、商业分析师、数据库协调员、开发机器学习系统等等。
02、推荐高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
03、核心课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个交叉性很强的专业,数学、统计学、计算机三大块课程是基础模块,各高校在这几门背景学科的基础上,交叉融合其他的专业知识技能。
五、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级学科,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它包括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等专业方向。
01、就业方向
“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制造调试;排除设备技术故障、监视、维修及客户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
学生毕业面向微电子、测控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在公司、企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制、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另外由于也会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一般本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从事软件类工作。
02、推荐高校
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03、报考注意
注意各院校招生专业名称,如果是按大类招生,最好弄清楚大类中包含哪些专业。部分院校会有一定身体体检要求。
六、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
01、就业方向
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一般要求硕士学历。
02、推荐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
03、报考建议
考虑好未来职业发展、深造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考生在选择时最好先了解相关专业所在院系的实力和背景,优先选择那些相关专业实力强的院校。
七、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结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控制论、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这个专业会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设计和开发具有智能特性的系统和应用。这些系统和应用可以模拟人类的感知、学习、推理、决策等智能行为,从而在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01、就业方向
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如智能系统研发、智能应用开发和智能算法开发等。他们可以在科技公司、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工作,为智能化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02、推荐高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03、报考建议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这个专业,学生将能够掌握智能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通俗地解释为研究如何将光造福于人类的专业。具体来说,该专业融合了光学、电子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在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应对现代社会对光电技术的广泛需求。
01、就业前景
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无论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还是5G通信、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光伏能源等热门领域,均对具备光电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抱有极高期待。因此,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
02、推荐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03、报考建议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现代工具使用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与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将使他们能够在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九、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涉及“电子”和“信息”两大领域,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设计与制造各种电子系统,并以电磁的形式获取、表达、传输各种信息。
总得来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希望利用电子系统这一手段,实现各种与“信息”有关的功能,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联系起来,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在软硬件两方面均有所涉及。
01、就业方向
在电子信息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
02、推荐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
03、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智能平台应用开发等。
十、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属于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于2012年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机械电子工程涉及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
01、就业方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就业去向和较好的就业前景。他们可以在制造业、电子通信行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新能源领域等多个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02、推荐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03、报考建议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就业前景广阔、创新与实践结合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学习难度大、就业初期工资较低、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工作环境可能较为单一以及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等缺点。在选择该专业时,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