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强基计划报考前六大误区梳理

2025-04-09 11:45|编辑: 郎老师|阅读: 31

摘要

很多家长在报考前才了解到强基计划,对于强基报考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就为大家梳理6点常见误区,帮助报考前还有一定顾虑的家长答疑解惑!

近期,各高校强基计划招录工作即将启动!服务国家战略、为国选才的“强基计划”将在4月开始报名,预计本周将会发布招生简章!很多家长在报考前才了解到强基计划,对于强基报考存在一定的误区北京高考在线就为大家梳理6点常见误区,帮助报考前还有一定顾虑的家长答疑解惑!

推荐阅读:

1、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指南汇总

2、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指南汇总

2025强基计划报考前六大误区梳理

误区一:强基计划只有竞赛生才能报考

强基计划实行“高考成绩 + 校测考核”的综合评价模式,考生分为两类:

1️⃣第一类为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这类考生在录取中占比 80% 以上。

2️⃣第二类是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金银牌的考生,他们可破格入围,且不占分省名额。

从院校层次来看,顶尖院校竞赛生占比较高,普通985院校强基招生中竞赛生不占据大部分,其次除了竞赛金银牌以外,都要通过高考分/校测成绩确定入围,如果对于笔试信心不足,可以报名通过高考分入围的院校,因此并不是只有竞赛生才可以报考。

误区二:报名门槛高不可攀

强基计划包含39所院校,从清北顶尖院校到地缘位置较偏远的西北农林,兰大等,院校层次涵盖较广,最低录取门槛约在550+,并不是每个985都要650+。

如选择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分数不太高。 2024年四川大学最低入围分数线为在广西地区基础医学专业招生,分数为541分。

2025强基计划很快开始报名,高考考多少分才能入围强基计划?怎样知道面向自己所在省招生的强基高校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误区三:专业局限于传统基础学科

根据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存在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基础学科扩容:如中国科大 2024 年招生简章包含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等专业。

2️⃣交叉学科突破:清华设立“数理基础科学 + 建筑学”双学位,西交大推出“数学 + 能源动力”本硕贯通班。

3️⃣应用领域延伸: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对接人工智能语言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衔接空天科技。

误区四:转段=转专业

首先,什么是强基转段?强基转段是指强基生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转至研究生或直博,进行继续深造。

强基计划转段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从目前多所高校公布强基生硕博转段方案看,转段条件主要有几点:

✅无挂科、达到相应的绩点/学分/排名要求;

✅通过转段学业考核;

✅英语四级或其他同等标准;

✅部分院校要求对科创、艺术体育、学院夏令营活动经历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有要求。

强基转段可以转专业吗?有哪些专业可以转?

强基转段衔接的专业范围较大,一般根据学校转段细则中所列为主,从多数院校实际情况来看,首届强基生硕博阶段的专业为学校优势专业,不仅集中在基础学科,还可以选择相关专业的交叉学科,甚至可申请其他学院专业。

误区五:录取后必须本硕博连读

强基计划采用弹性化的“3+1+X”培养体系。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本科阶段(3 年):夯实学科基础,并进行实验室轮转。

✅过渡期(1 年):确定导师,完成硕士课程。

✅深造阶段(X 年):学生可选择 “硕士 2 年” 或 “直博 5 年”。学生在本科毕业和硕士毕业时各有一次退出机会(硕士毕业退出需补修相关课程)。

所以,报考强基计划不一定本硕博连读,也可以退出直接选择就业。

误区六:强基计划就业前景狭窄

强基计划招生和国家战略需求挂钩,因此强基生的未来就业前景也是非常理想的,以下汇总了强基毕业生可能的去向:

✅科研领域:中科院、之江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重点行业:去中国商飞、华为、腾讯等企业

✅国家饭碗:选调生、考公务员、教师

✅交叉领域:金融量化、AI 大模型研发。

想要查看强基、综评最新招生动态、历年招录数据、历年校测试题

加入【2025强基/综评备考交流群】及时获取↓↓↓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强基报考2025高考2025强基计划

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指南汇总2025-02-08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指南汇总2025-01-10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