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即将启动,强基计划专业就业情况如何?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DeepSeek的分析,帮助同学们了解。
入围、录取数据:2024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汇总
除了传统高考外,大家需要了解上大学的不同招生途径,增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近几年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开始重视强基计划招生,这个能进入985大学的特招机会。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提前了解早做规划和准备!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计划培养规划指南》资料,给予不同起点考生强基计划培养规划建议!
点击下方按钮领取资料
另外我们还为考生们准备了强基备考交流群,扫码进群可直接小伙伴一起交流~
扫描二维码进群
DeepSeek关于强基计划专业选择攻略
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培养目标是学术科研型人才,因此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深造(硕士/博士),但不同专业的就业方向、薪资水平、发展前景差异较大。以下从数理类、化生医类、文史哲类三大方向,详细分析就业情况。
一、数理类(数学、物理、力学)
1. 数学与应用数学
就业方向:
-
金融行业(量化分析、风险管理、精算师)→ 年薪20W-100W+
-
IT/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 年薪25W-80W+
-
科研/高校(数学研究所、大学教授)→ 稳定但薪资中等(15W-40W)
-
交叉领域(密码学、运筹优化、气象建模)
薪资水平:
-
金融/IT行业起薪高(名校硕士25W+),博士进入量化对冲基金可达百万年薪。
-
高校教职薪资稳定但增长较慢,适合喜欢学术的人。
就业优势:转行容易,数学是“万金油”专业,可跨界金融、计算机、工程等领域。纯数学科研竞争激烈,需顶尖学术能力。
2. 物理学
就业方向:
-
科研机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需博士,年薪15W-40W
-
高科技产业(半导体、光电子、量子计算)→ 工程师年薪20W-50W
-
金融/咨询(物理背景的量化分析师)→ 类似数学专业
-
航天/军工(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科)→ 稳定但薪资中等
薪资水平:
-
工业界(芯片、光学方向)起薪较高(20W+),科研机构较稳定但薪资一般。
-
转金融/IT的物理学生也不少,但需自学编程或金融知识。
就业优势:技术壁垒高,在半导体、量子科技等领域有竞争力。纯理论物理就业较窄,基本只能走学术路线。
二、化生医类(化学、生物、基础医学)
3. 化学
就业方向:
-
化工/材料企业(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材料)→ 研发岗年薪15W-30W
-
制药公司(药明康德、恒瑞医药)→ 药物合成/分析,年薪15W-35W
-
环保/质检(环境监测、食品检测)→ 薪资较低(10W-20W)
-
高校/研究所→ 需博士,竞争激烈
薪资水平:
-
企业研发岗(硕士)一般15W-25W,博士可达30W+。
-
化工行业工作环境可能较辛苦(实验室/工厂)。
就业优势:材料、能源方向需求大(如锂电池、光伏)。传统化学就业一般,需向交叉学科(材料化学、计算化学)转型。
4. 生物科学
就业方向:
-
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 研发岗年薪15W-40W
-
农业/食品科技(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 薪资一般(10W-20W)
-
科研机构(中科院、医学院)→ 需长期深造
-
医学相关(生物信息学、医疗器械)→ 转行需补充技能
薪资水平:
-
生物医药(如药明康德、华大基因)硕士起薪15W-25W,博士30W+。
-
传统生物学(生态、植物学)就业较难,薪资偏低。
就业优势:生物医药是朝阳产业,未来需求大。本科就业困难,90%以上学生选择读研/读博。
5. 基础医学
就业方向:
-
医学研究(高校、医院科研岗)→ 需博士,年薪20W-50W
-
医药企业(新药研发、临床试验)→ 年薪18W-40W
-
公共卫生(疾控中心、卫健委)→ 稳定但薪资一般
薪资水平:
-
高校/医院科研岗(博士)年薪20W-40W,企业研发稍高。
-
相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不能当医生,职业路径较窄。
就业优势:医学研究需求稳定,适合喜欢科研的人。必须读博,且收入不如临床医生高。
三、文史哲类(汉语言、历史、哲学)
6.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
就业方向:
-
考古/文博(故宫、国家博物馆)→ 事业单位,薪资10W-20W
-
出版/传媒(编辑、文案策划)→ 年薪10W-25W
-
公务员/教师(文化局、中小学语文老师)→ 稳定但竞争激烈
薪资水平:
-
体制内岗位(公务员、教师)稳定但薪资一般(10W-20W)。
-
市场化岗位(广告、新媒体)薪资浮动大,可能更高但不稳定。
就业优势:考公考编岗位多(如文化局、宣传部)。高薪机会少,职业天花板较低。
7. 历史学/哲学
就业方向:
-
学术研究(高校、社科院)→ 需博士,竞争激烈
-
公务员/事业单位(档案馆、党校)→ 稳定但薪资一般
-
传媒/咨询(历史类自媒体、智库)→ 少数高薪机会
薪资水平:
-
高校教职(博士)年薪15W-30W,公务员10W-20W。
-
哲学专业就业更窄,多数依赖深造或考编。
就业优势:适合考公(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需求较多)。市场化就业困难,需早做职业规划。
四、总结:强基计划就业特点
-
深造率高:80%以上学生会读研/读博,尤其是化生医、文史哲专业。
-
数理类转行容易:数学、物理背景可进入金融、IT等高薪行业。
-
化生医依赖科研:必须深造,企业研发岗是主流出路。
-
文史哲偏向体制内:考公、教师、文博是主要方向,薪资一般。
就业建议
-
如果想高薪就业:优先选数学、物理,并自学编程/金融知识。
-
如果坚定科研:可选化学、生物、基础医学,但要做好长期深造准备。
-
如果求稳定:文史哲专业可考公考编,但薪资上限较低。
最终结论:强基计划的就业前景取决于专业选择+个人规划,数理类灵活性最高,化生医需深耕,文史哲适合体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