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北京高考作文素材:美育相关时评

2023-03-02 15:30|编辑: 李老师|阅读: 478

摘要

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让孩子的人生因为有“美的心灵”而饱满,让孩子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中筑牢文化自信,这是每一位美育工作者的责任。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美育相关时评,帮助同学们积累更多作文素材,以便运用到作文写作中。详情如下:

1、劳荣枝仿妆:美妆不能沦为伤风败俗的“画皮” 梁言品人民日报评论 2020年12月25日

很多人化妆,是为了美的体验;而有的人化妆,反其道而行之,令人大跌眼镜。

近日,一位网红博主发了一条微博,晒出自己模仿劳荣枝妆容的自拍照。一照激起千层浪,微博一经发布,就引致广大网友的批评。尽管网红解释这一行为是“开玩笑,没有蹭热度的意思”,但网民并不买账。是非曲直,民心民意最是清楚。

劳荣枝,何许人也?作为涉嫌故意杀人、绑架、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她正在接受法律的审判。罪名如何、量刑如何,要交给法律来裁决。这是一个严肃且关乎正义的问题,容不得半点糊涂,更容不得掺杂擦边球式的娱乐消费。

炮制出一个“劳荣枝仿妆”,岂是戏谑、玩闹?只会无形中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伤害,更会因不辨美丑、不分善恶而损及时风世风。这样的“小聪明”“小伎俩”被公众唾弃,是情理之中的。或许,经此一事,也给当事人以深刻教训,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都不能拿严肃当嬉笑、拿伤痛当娱乐、把审美变审丑。

其实,类似于“劳荣枝仿妆”的事,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抗击新冠肺炎之时,有人画了“新冠病毒仿妆”,把抗疫当炒作噱头;在反家暴声潮一浪高过一浪时,有人模仿起了“家暴妆”,他人噩梦竟成“潮流”……凡此种种,无不是在挑战社会大众的审美、扭曲共识认同的价值、冲击法律伦理的底线。

妆容之美俗就在一笔之间,要么互相愉悦要么互相伤害。一个妆,关乎美感与真实,也关乎温情与良知,真正的好品味应该是正直的品味。在这里,我们要说三句话——

美妆不能踩踏职业底线,沦为伤风败俗的“画皮”。任何领域都允许尝试、突破和创新,美妆同样有包容度。影视剧中的人物造型,之所以能让观众相信角色的魅力,离不开美妆的功劳。同时,这不是没有价值打底的随意工具。没有底线,既是愚弄自我也是荼毒他人;有职业操守,才能有职业正道。

娱乐不能越过人伦红线,发展空间靠“拼”不靠“蹭”。娱乐不可怕,可怕的是沦为娱乐的附庸,甚至在狂欢中沉沦。倘若失去了同理心、悲悯心、道德感,那么苦难真的很容易被消费,随之而来的冷漠与无知会挑战价值共识。即便是希望在流量世界里有更大发展空间,一片新天地也是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打拼出来的,而不是蹭话题的热度。拼搏至上,娱乐调味,适度、适量、适时,才能赢得共情和共赢。

审美不能滑向恶俗之坡,大众社会的文化景观要更清朗。曾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三俗”现象,经过治理后,网络空间为之一新。但是,“审丑”与“三俗”之风有顽固性,一些畸形审美也要警惕。面对复杂舆论生态、多元网络文化,审美导向影响发展方向。大众审美有必要剔除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倘若丑态横行、正气不彰,主流价值、向上信念就会被解构。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吸睛的尖叫声”,而是“点头的共鸣声”。

再精致的妆,最终都要卸掉,本面目才是真面目。当舆论声音散去,我们希望看到的不再是游荡的恶俗、浮华的虚荣,而是坦诚的相待、真诚的相拥。这样的环境,才是催人成长的沃土。

2、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 马苏薇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10月28日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这一重要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学校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强化了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对引导全社会重视美育的价值、营造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示范带动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学校美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总体看,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有待加强的环节,学校美育在改革发展中表现出了三个不适应:学校美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两个百年目标还不相适应。因此,需要找准突破口和落脚点,力争在课程教学、教师队伍、条件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举措。

对此,《意见》确立了学校美育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如何上好美育课?首先要认清美育的目标。将美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认为美育可能增加学生负担,都是对美育的严重误解。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对于广大学子来说,在专业美育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大合唱、集体舞、课本剧等艺术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体验,还可拓宽视野;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大自然等奇妙世界,不仅能激发个体对历史、文化和生命的敬畏,更能进一步追寻人生的价值与境界。美育注重的是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理应与加强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互融合起来。

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是重点。《意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关键要素和环节,从学科融合、学段衔接、目标整合、教材贯通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构想,同时,围绕学校美育教学,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改革举措: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普及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活动、推进美育评价改革、促进高校艺术学科创新发展。以美育人非一日之功,尤需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目前,学校美育已经实现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从单一鉴赏转为综合实践,从线下探索到线上共享,从校园走向家庭、社会等一系列巨大转变。但也应看到,强化美育薄弱环节,需要学校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供切实支持。

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物理学家钱学森雅好书画,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热爱文学,农业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他们在享受美的同时创造美,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斩获殊荣。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呼唤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美育的种子播进每个幼小的心灵,一朵朵美好的青春之花终将绽放于中华大地。

3、美育人以文化人张凡人民日报评论2019-08-17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让孩子的人生因为有“美的心灵”而饱满,让孩子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中筑牢文化自信,这是每一位美育工作者的责任。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事业中,让孩子涵养品格、完善人格、塑造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今年年初,北京上演了一场特殊的演出。喜欢站在田埂上唱豫剧的7岁小男孩,在白洋淀麦田旁练芭蕾的12岁姑娘,总拿着父亲的旧手机录歌的初二学生……这些农村孩子因艺术而结缘,一起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因为艺术,他们快乐成长,阳光自信。让更多孩子能像他们一样,得到美的滋养,需要我们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青少年在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色彩中,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4、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江南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5月15日

去年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的首批试点名单,全省共94个村(社区)入选。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入选的美育村受到关注,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在铺展。

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发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的创新举措,正是旨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助力文化浙江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浙江突出了“美”这个关键词。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

也要看到,一些乡村在追求美、营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比如,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往往因为规划不到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一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导致“千村一面”、文化品位不高;村民盖房缺规划设计、缺专业指点,瓷砖墙、琉璃瓦、塔尖顶等元素和风格杂糅。这些都提示我们,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活环境、文化品位、乡风民俗等各方面的美育建设。

现实中,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在全国率先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农民群众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的感受力和需求日益增长,迫切希望建设有乡土味道、有乡愁记忆、有文化灵魂、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浙江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深切感受到,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此次浙江开展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建设,将对试点村(社区)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包括集中专业培训一支乡村美育导师队伍、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组建文创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助于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以“美丽经济”助力产业兴旺,也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同时,也能通过激发“美”的感染力、文化的感召力,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乡全域美丽新格局。

在颁发“地球卫士奖”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此评价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在“美”上再升级,让美育成为柔性的变革力量,必能绘就农村发展新画卷,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

5、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白龙《人民日报》(2018年09月05日09版)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p#分页标题#e#

6、立德树人,美育大有可为来源:冯双白《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2日20版)

从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一方面呼唤美育回归本质,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育人心灵;另一方面也呼唤美育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开拓实践新天地。

修身育人,以美升华人生境界。

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重要基石去重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对美的发现、体认、洞察和表达。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懂美的民族,从古至今美育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积淀中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特征。

中华美育精神的根基在于从中华大地古老生存方式里诞生的东方哲学。生命何来?价值何在?先贤与哲人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些终极追问。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感叹“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万物生生不已,人为何是万物之灵,尊贵于天地之间?恰因为人之生命有“大德”和“道义”通贯其间,《周易·系辞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因为有“德”而生,又因“德”之内存而宝贵;《荀子·王制》有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朱熹云:“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哲学具有源远流长的重“生”传统,对生命的思考从未间断,特别强调人之生命在宇宙间的尊贵地位,并且深刻指出如此尊贵特别需要修养和培育。

如何修养和培育?《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命题的提出,内涵丰富,所指深刻,从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特别角度,深刻阐明儒家礼乐文化中诗歌、礼仪、乐舞三者之间的深刻关系,即在礼仪、秩序、大道、规矩立于心中之前提下,诗歌和乐舞发挥引导、启迪、梳理、整合的美育作用。美育之于人格养成和生命成长不可或缺。为此,周代制定系统而严格的包含礼乐修养在内的修养计划,命名为“六艺”,并被历代重视和延续。从生命体认起步,到生命意义的圆满达成,美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美育将天人合一的综合性思维理念落实到个体生命的锤炼和升华过程,将生命感悟与生命终极意义追索结合起来,在美育中丰富和提升生命的哲学内涵。中华美育的修身目标,符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心理推导,再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行为推演,不仅包含对个体生命体认和修养的明确表述,更是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行的文化力量。

尽善尽美,熔炼正确价值理念。

中华文化审美观不局限于形式美,更强调美善统一、尽善尽美,只有富于“善”的意味,美才有更高价值。

孔子在齐国观看《韶》之后,对乐舞大加赞赏,称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又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与之对应,《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将美与善区别开来,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美的角度看是完满的东西,从善的角度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虽能给人以感官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统一。“尽善尽美”从此成为中华美育的重要精神追求。

美善合一,才是和谐之美、中和之美、温润雅致之美、形神兼备之美。美感,是人类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既具有共通性,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社会生产实践和文化发展历程所产生出来的不同目的性。在中华美育传统中,善是这种符合规律、满足一定功利目的的总结。长期以来,在中华美育符号体系中,真、善、美相统一,真是善之本,美是善之华,真、善与美相合相生。尽善尽美,是真善美融合的追求,需要美育力量来支持。

尽善尽美、美善合一,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美育,是上善若水的价值判断教育,是求真求是的精神立场教育,是真善美合一的心灵教育。“立象以尽意”,美育需通过生动形象来传达,以融合善和真理力量的美感形象开蒙启智、滋润心灵,从而培养道德,涵养精神,发挥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我们期待的时代新人,其强烈担当意识来自志士弘毅的雄浑气魄,其无私奉献追求来自家国情怀的精神底色,其任重道远的担当精神来自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人生立场和态度。时代新人的教育特别呼唤美育回归其本质——努力引导和发掘受教者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由美至善,美善合一,从而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厘清观念,改进创新美育工作。

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命题。它尤其要求我们直面当下社会现状与新机遇新挑战,遵循美育特点,厘清美育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在实践领域开拓美育新天地。

有两种错误论调需要警惕:一是美育无用论,二是美育实利论。这两种论调看似相反,实则是功利主义教育的不同表现。所谓美育无用论,是有些人认为美育在当前的教育考核体系中,还没有真正全面地列入日常正式课程,非艺术院校不计算高考分数,不作为升学考试标准,因此不需要给予足够重视。这种论调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时代新人不可能在一个只讲物质利益的大环境下获得健康全面成长,一个审美能力、审美精神缺失的人,不可能登高行远。所谓美育实利论,则是紧盯着学习某种艺术技能的功利目的,将美育工具化,在教育过程中,美育本该具有的超越功利目的、育人心灵的追求被忽略了。

美育之“用”不在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获得一个荣誉证书的现实功用,美育之“用”是大用,于个人来说,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于社会来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这两方面目标一致,高度统一。我的一次亲身经历让我对美育事业充满信心。我和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同事在甘肃酒泉玉门地区从事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作时,遇到一个东乡族男孩,他因父母双亡而与妹妹贫困度日,后来因为学习舞蹈而发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获得极大自信,最终考上兰州一所艺术学校,生命历程绽放全新一页。后来,我又与他相遇,问他将来打算。出人意料的是,他说学成后要回老家当一名舞蹈老师,通过舞蹈传递艺术之美,让更多东乡族孩子感受美、领悟美。这个男孩由美育获致个人成长,又投入到更广泛的美育事业中。种下一粒美的种子,将收获无数美的花朵。

美育,是人人应该享有的古已有之的教育。社会的公平正义,从美育角度看正是美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时代在发展进步,身处互联网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随着5G技术取得实质进展,网络远程教育将为美育普及和提高提供便利条件。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大力开展美育工作,是一项意义非凡、值得全情投入的事业。在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中,美育大有可为!

7、新华时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育全民人文情新华社记者冯源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无论是良渚玉器,抑或是仰韶彩陶,那都是先民崇美尚美的绝佳见证。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器物、典籍、礼仪、服饰……可谓美不胜收,汇就了中华美学,也为中国美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泱泱大国要有风土之美、文明之美,彬彬君子要有礼仪之美、德行之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由此可见,中华美育在当下可有新气象、大作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不少不美的事物甚若丑陋的现象。这些现象有多方面的成因,但是与美育的缺失有很大关联。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中华美育自古以来就注重以美养德,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当前的美育既要弘扬传统,又要吸收外来,既要做好艺术教育,更要涵育公众审美修养和人文情怀,让大家都能辨别美丑、明晰善恶。当美无处不在,当丑无处可走之时,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必然进入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境界。

8、美育是一种“刚需”赵婀娜 人民日报评论 2017-07-03

当每一个公民都葆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日前,教育部与13个省(区、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要求当地政府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平等讨论;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当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于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葆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素材2023北京高考美育时评

2025年北京高考各科目知识点汇总2024-10-11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合集2023-05-30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