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4高考作文素材:罗振宇202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5

2024-01-10 18:10|编辑: 常老师|阅读: 220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4高考作文素材:罗振宇202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5,供考生参考。

2023年12月31日20:30,罗振宇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体育场进行了4个小时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由于原文较长,我们将分为8个章节,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2024高考作文素材:罗振宇202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5,供考生参考。

相关汇总:2024高考作文素材:罗振宇202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

相关推荐:2024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2024高考作文素材:罗振宇2024“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5

AI来了?一种置身事内的领导力

2022年11月,更准确地说是11月30号,ChatGPT发布。

从那之后,好像只有一句话能够描述我内心的感受:“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一个个震撼消息不断传来:人工智能突然就可以写文章了,可以画图了,可以写软件了,可以做音乐了,可以做视频了,我看它就快可以自己写一套PPT自己出去融资了。

几乎每个月都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

有句话说得好:“刚刚学会了,又说不对了;才说不变了,又来软件了。”

这还是咱们普通人能看得见的。

实际上,在公众视野之外,科研领域也在酝酿一场大风暴。

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有一些全新集结的科研小分队,在一条叫“人工智能”的小道上猫着腰、摸着黑,迅速向山顶挺进。用传统方法搞科研的科学家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一点也不比我们普通人小。

就在这一年,人工智能在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考古学,这些学科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咱们中国人也没有缺席。

这是上海长海医院的曹凯大夫。

一位年轻的影像科临床医生。他的团队用人工智能解决了一个超级医学难题。

在过去,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传统的诊断,人类医生无法发现发病的早期症状,所以一发现往往就是晚期。

但是曹凯大夫与AI科学家合作,训练了一个大模型,仅仅使用胸部平扫CT就可以实现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成本非常低、设备非常普及,筛查准确性非常高。

他们的研究论文还登上了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这也是中国影像医学第一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自然-医学》)上的论文。

国际著名的医学专家说,这篇论文标志着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即将进入黄金时代。曹凯大夫今天就在跨年演讲的现场,他也是一位得道用户,祝贺你,得到同学!

有一个很科幻的话题:通用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实现?

所谓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那种几乎什么事都可以做,还能做到人类顶尖水平的人工智能。

有一个预测网站,关于什么时候实现通用人工智能,2020年的时候,大伙的预测还是21世纪下半叶,感觉还远着呢。

但就在ChatGPT发布之后,预测时间一下子就调整到了2029年。

我今天早上看了一下,这个预测已经调整到了:2026年4月20日。

一个有零有整的日子就这么贴到了我们的眼前。算一下,不过是第11届跨年演讲结束之后的二季度。

在2022年前后,大模型发生的几次关键突破,让我们对AI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没有任何人能解释大模型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智能,但它就是有了这样的智能。

关于未来什么样,没人敢说自己知道了。但是大家知道:再不敢说人工智能肯定不能做什么了。

OpenAI的CEO萨姆·奥尔特曼说了一句话:“如果一个东西明明不应该起作用可是居然起作用了,科学就该出场了;如果一个东西应该起作用可是不起作用,工程学就该出场了。”

上半句话,说的是整个人类的星辰大海;而这下半句话,说出了我辈当下的难题——

对啊,人工智能都这么牛了,该起作用了,可是为啥我还不知道怎么让它起作用呢?我该怎么用人工智能呢?

还好,这是一个工程学问题。这个我们中国人擅长。

下面我就给你讲几个小故事。不是说“一具体,就深刻”吗?

咱们一起感受一下,中国人在怎么“具体”地使用新技术。这一具体,又带来了怎样“深刻”的洞察。

先给你介绍一位朋友:前苹果、特斯拉的工程师,拓疆者智能科技的创始人隋少龙。

5年前,他创办了一家公司,用各种先进技术,做智能机器人。而且他的机器人针对一个应用场景——矿山用的挖掘机。这个应用太有用了,解决了很多麻烦。

我先跟你说这种产品解决的事儿:内蒙古的矿山,原来师傅们每天上班,冬天零下二十几度,一钻进操作舱,去握挖掘机的操纵杆,手都能粘在上面。夏天,驾驶室又是高温,又是暴晒,又是粉尘,还有蚊虫。条件很艰苦。

而用了隋少龙的设备以后,师傅们可以坐进办公室远程操作了。冬天烤着暖气,夏天吹着空调,就把活儿给干了。不仅劳动条件改善了,劳动安全性也大幅度提高。

但是,最开始的时候,隋少龙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想的是用高级技术替代人。

一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在实验室闭门研发出了一项技术。开完庆功会,推开窗户,看向人间,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没用了吧?用我的技术就可以代替,老板们,你们赶紧把人都解散吧?还留着人干什么呢?

你看我这技术:

可以大规模替代挖掘机手,到人工最便宜的地方雇人远程操作,替你们省下人力成本;机器人不需要休息,也不闹情绪,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么多好事儿,你只需要采购我的智能设备就能实现,多好。

但是隋少龙没能说服任何一个矿山的老板。

奇怪!新技术带来新效率,降本增效,你们当老板的,不是唯利是图吗?这明摆着的钱,怎么就不挣呢?

直到有一次,一位矿山老板跟他交了底。

他说:“隋总,往大了说,你是不知道,相对于矿山的整体收益,用新设备省下的这点人工,真的不算啥。我们开矿山的,真正提心吊胆的,其实是安全问题。

往小了说,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个镇就是围着矿山建的,我和这些老师傅们都是两三代的交情。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老婆还和他们的老婆一起跳广场舞,你让我怎么开人?我要是敢这么干,今天晚上我家的窗玻璃就被人砸了。”

你看,一抽象地想,以为老板们都只爱钱。一具体地干,发现每个老板都有他们更真实的考量。让他们主动破坏原来的社会协作网络,社会成本和心理成本都太高了。

这次谈话,对隋少龙影响特别大,他也就此改变了创业的方向。

他明白了,与其琢磨怎么用技术取代人,不如想想怎么用技术支持人。

都说手持利刃,杀心自起。

但是,真正拥有一项划时代技术的人,只要他想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他就会发现,与其替代人,不如支持人,如果能手持利刃,更应该心怀慈悲。

为什么?

使用新技术,原来的社会网络不仅不会坍塌,反而会扩张。所以,如果技术拥有者老想着怎么让人走开,让原来的社会网络崩溃,这就和社会趋势背道而驰了。

这是有研究证明的:经济学家考察历史数据发现,和大家的直觉相反——

一家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它招人的规模反而越大。

一个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它容纳的就业反而越多。

比如,当年汽车替代马车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马车夫会失业。实际上呢?

就拿纽约来说,马车的鼎盛时代,纽约有20万匹马。后来汽车替代了马车,人们出行的意愿因此大幅度提高了,汽车的数量很快超过了当年的马车。所以,马车夫大可以改行去当汽车司机,修车工人。并没有失业。

那什么消失了呢?那20万匹马确实消失了。

为啥?因为人会改行,马不会改行。

所以你看,技术进步给我们真正的考题,不是“我会不会被替代”,而是“我要当会改行的人,还是要当不会改行的马”。

再给你讲一个故事,是一个传统行业把人工智能先用上的故事。

有一位创业者,叫王坤,在深圳经营一家直营连锁美容院,非常非常传统的业务。

整个2023这一年,他都在琢磨一件事,怎么把AI用在他的业务里。

一个美容院也能用AI?

王坤说,可以啊,你别把AI看成是工具。看成工具,就要求它马上能帮你干活,马上产生效率。因为工具,和应用场景往往是绑定的。一把螺丝刀,当然就是拧螺丝的。不需要你来发明应用场景。

但是,如果你把AI看成是人,怎么用人,这就要考验你为人发明工作场景的能力了。

比如,当客人进到美容院房间的时候,美容师通常都会准备一张欢迎卡,上面写着:“您的房间刚刚消过毒,请放心使用。有任何需求,欢迎随时联系你的美容师。”

反正都是这种套话。

王坤觉得这里就可以用上AI:顾客进门,美容师递上的,是AI生成的个性化欢迎词,比如一首包含顾客名字的藏头诗。

比如,有一个全国著名的帅哥,徐志胜要是来了,没准就会看到这么一首藏头诗:徐志胜美。

有人说,这不尴尬吗?哎,反正真来消费的客人,表示很喜欢。

关键是,这种藏头诗,几秒钟生成一张,要多少张有多少张。这些都是他们给顾客写的欢迎卡。

你可以想象,客人进了房间,看见这个,内向的人心头一暖,外向的人就忍不住要发个朋友圈。下次客人再来,还能给他换一首新的。

放以前,写首藏头诗,合辙押韵,这得多好的文学素养!要是再要求一天写二十首,谁能有这本事?现在,这儿任何一个中专毕业的美容师都能干。

所以,王坤就说:“AI不是一个简单的降本增效的工具。因为降本也好,增效也好,都是单一维度的改变。AI真正的用处,是让原来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

王坤这么用AI,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例子。在未来的AI应用大潮里,可能不值一提。但你不觉得吗?一个创业者就应该这样,在自己伸手可及的范围内,张开双臂拥抱技术。

但是,王坤是一个技术狂人吗?

那我再跟你讲一个故事,看看他是怎么在技术面前停下来的。

以前他们也开发过一个小程序,顾客可以自己预约到店时间,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美容师。

多好。顾客更有选择权了,资源匹配的效率也提高了。

但是,王坤告诉我,这个小程序,他们用了一个月就下线了。为啥?

因为它带来了两个后果:

第一,哪个美容师更适合哪个顾客,这难道不是我的责任吗?我怎么能把这个责任推给顾客,让顾客来选呢?那我不就变成了一个出租美容师的平台吗?我的组织还有什么价值呢?

更重要的一个后果是:年轻的美容师再也成长不起来了。

你想,如果来的是老顾客,那她肯定更愿意选自己熟悉的美容师。如果是新顾客,她肯定会在小程序里选经验更丰富的美容师,谁会选那个新人呢?那年轻的美容师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那如果不用小程序,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

顾客要预约,熟悉的美容师刚好时间冲突了。店长就会和顾客说:“王女士,你那个美容师时间有点凑不上。正好,拜托您给我帮个忙。我这儿有个新同事。她在学校的时候,就是班上前十名,我们专门挑来,培训了三个月。小姑娘技术好,也上进,不知道今天您愿不愿意让她为您服务?您帮我们考核考核,也给小姑娘一个成长的机会?”

你想,一个大姐怎么扛得住这样的话?

她来美容院,享受好的服务,是一个需求。但是当一个愿意提携年轻人的前辈,也是一个需求啊。没准还是一个更强烈的心理需求。

这种事,不会在人和机器之间发生,只会在人和人之间发生。

所以,王坤说,对待技术,不能泛泛地谈论效率,在我们这儿,提携一下小姑娘很重要,组织的人才梯队成长很重要,增加我们和顾客之间的情绪触点也很重要啊。

有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按照今天人工智能的能力,在学校里完全可以通过AI技术观察、识别学生的专注程度,学生一旦走神儿,立即发出提醒和纠正。

彻底的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是不是挺好?

恰恰相反。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走神的时候,大脑活跃区域的面积比精神集中的时候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神儿,本身就是学习行为的一部分,往往也会激发奇思妙想。过度监控注意力,反而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主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走到这里,就要让技术停下来了。

我再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

李睿,以前在学而思做教学产品设计,今年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帮别人打磨产品。

年初的时候,李睿老师还在跟我说,筹备新公司,要招人。

但最近再跟他聊,他说,不需要了,自己一个人完全足够,而且业务已经开展起来了。

发生了什么?

他用上了AI。

他现在,分析客户资料,用AI。据说,李睿现在已经不看任何excel表格了。拿到就扔给AI分析,他直接看结论。

他整理会议纪要,用AI。据说,他现在可以在和客户结束会议之后十几分钟,就把纪要提交给客户。

他做公众号,也不用编辑了。直接把写好的文章扔给AI,AI就可以生成插图、导读、金句和标题。

他做产品设计,也不用设计师了。要什么图,只要说得清楚,AI直接生成。

我心里暗赞:这个人活成了这个时代应该的样子。

就这个状态,硅谷还发明了一个新词“soloprenuer”,一人创业企业家。

但是你有没有觉得奇怪?我们身边还是有大量的人觉得,AI没啥用。让它替我写一个年终总结,写的都是一堆陈词滥调。让它回答一个简单问题,还经常胡说八道,出现事实性错误。要真想靠AI干重要的活儿,早着呢。

哎,是不是两边听起来都有道理?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要想变成李睿这样的人,能如此自如地用好AI,缺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般肯定是认为,缺的是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那就学呗。就像我们当年不会用电脑打字,报个班去学五笔字型一样。

但是,今年我遇到了一位AI领域的投资人——绿洲资本的张津剑,给我打了一个比方。

他说,你别把AI看成是工具。看成工具,你会要求它马上能帮你干活,马上产生效率。

你得把AI看成是人,而且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过所有专业,成绩还名列前茅的学霸。他们不用休息,人数无限,24小时待命。他们知识程度非常好,但就是没经历过社会历练,需要你指挥,才能工作。像算盘珠子,拨一下才动一下。而且,还会犯错,你得有点耐心去教,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现在问题来了,你能带几个这样的实习生?

这个比方,让我脑洞大开。

对啊。我们缺的不是使用AI的能力,我们缺的,可能就是指挥人的能力啊。

我们现在就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如免费给你配上一大拨这样的学霸实习生,你能当好他们的领导吗?

当一堆年轻人瞪着纯洁的大眼睛看着你,等着你分配任务的时候,你能够手挥目送,指挥若定吗?

你能把自己的大任务,分解成一堆实习生能帮你干的小任务吗?

你能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交代清楚这个任务的要素、范围、目标和验收标准吗?

你能在他出错的时候,一眼看出问题所在,然后纠正他辅导他吗?

你能评价他们创意的好坏,说清楚你的偏好和品味吗?

你能协调这么多实习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之间的任务不打架吗?

天呐!这是一个相当有领导力的管理者才能胜任的。

说到这儿,有一个词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们缺的,哪儿是什么提示语工程学?而是“AI领导力”

李睿把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但AI时代来了,重点不在于那支队伍,能干的队伍要多少有多少。重点在于,给你一支队伍,你能不能当好他们的领导。

这才是AI时代对我们的真正考验。

反正那种现在面对大活人的乙方,还是只能说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甲方,肯定不具备AI领导力,通不过这种考验。

你看,不是说工具强,我们就越强。真实的情况是,工具越强,对我们的要求就越高。AI真是一个遇强则强的能力放大器。

理解了这个比方,我们也就有可能回答那个人人都关心的问题了——AI会最终替代人吗?

今天我给你捧出来的答案是:不会。

因为AI再强,也需要一个人类来当领导者,来做判断,来做抉择。

这可能有点不符合我们的常识。难道不应该是越强的人越应该当领导吗?AI将来如果那么强,人类怎么可能还领导得了它?

今年,万维钢老师给了一个论证。

他说,AI确实强,不仅是能力强,而且还是不死之身,犯了错可以随时再来,重启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是AI的优势,但也是AI的劣势。

因为人间有一条铁律:谁承担后果,就该谁做决策。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群人想要走出原始森林,一路上有各种艰难险阻,有一个人,能力超强,但他是不死之身,请问,你会选他当探险队长吗?

肯定不会啊。因为遇到危险,他敢作死啊。反正他也死不了。

所以你看,谁来当领导?不仅仅是看谁能力强,更要看谁有担当,谁敢公平地承担后果。

人看起来的劣势有会疼、会死、会怕、会爱,但是和AI比起来,这反而成了人的优势。因为我们可以用血肉之躯,用注定有限的生命来承担后果。

所以,在人类世界中,人永远是机器的领导。

论证完毕。

说实话,站在2023年的年尾,如果你问我:AI未来到底会进化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但是,如果你问我,怎么做一个有怕、有爱、会负责的人?

那,我的心里就充满了笃定。因为,几千年的文明,早就给过我们答案。

走,带着这个答案,让我们一起奔向那个神秘莫测的未来吧。

演讲金句摘抄

23.被新技术滋养的社会网络,总会扩大,不会缩小。

24.“AI不是简单的降本增效,而是让原来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王坤

25.技术可以一往无前,人类则须当止则止。

26.我们缺的,不是什么“提示语工程学”,而是“AI领导力”。

27.AI,遇强则强。28.“人永远是最终决定者。因为人可以用血肉之躯承担决定的后果。”——万维钢

温馨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免费获取各省联考作文素材及作文范文电子版资料。​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素材罗振宇跨年演讲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9-10

202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20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