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20日,2025广东一模考试举行,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范文:叩问与跋涉:真知的追寻之路,供考生下载练习。
广东一模:2025广东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更多试题练习:2024-2025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id=341&promotionId=74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
![]()
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作文题目】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祥的,苏轼“至绝壁下”而认知到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现在人们利用网络去认知事物的面貌。然而,这些认知就等同于真知吗?
请明确立场和观点,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范文:叩问与跋涉:真知的追寻之路】
叩问与跋涉:真知的追寻之路
苏轼夜泊绝壁之下,以耳为尺丈量钟鼓之声;今人端坐屏幕之前,以指为足丈量天地经纬。从郦道元笔下的石钟山到维基百科的词条,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不断更迭,但那个永恒的诘问始终悬于头顶:我们触摸到的,究竟是真理的肌肤,还是表象的面纱?
认知的局限如同柏拉图洞穴中的影子。当苏轼泛舟绝壁之下,他的竹杖芒鞋丈量的是肉眼可见的波纹与回声,却未能穿透岩石的分子结构;当现代人轻点鼠标获取知识,海量信息构筑的认知宫殿里,或许正飘荡着虚假的尘埃。正如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所言:"自然喜欢隐藏自己",无论是亲历者的感官还是网络的数据,都不过是真理投下的斑驳倒影。达芬奇在解剖尸体时发现,眼睛传递的影像其实是颠倒的,这提醒我们:所有认知工具都带着与生俱来的滤镜。
真知的烛火永远需要质疑的氧气。伽利略将铅球从比萨斜塔抛下时,不仅是在验证自由落体定律,更是在击碎亚里士多德千年的权威幻象;哥白尼将地球移出宇宙中心时,不仅是在绘制新的星图,更是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枷锁。正如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追问每 个看似确定的答案,真理的获得永远始于对既有认知的怀疑。敦煌藏经洞中的《金刚经》写本,历经千年风沙仍字字清晰,正因其承载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智慧。
真理的矿脉需要实践的钢钎方能凿穿。李时珍踏遍三山五岳尝百草,不仅是为修正《本草》旧说,更是用脚步丈量出知识的真实维度;居里夫人在沥青铀矿中提炼镭元素,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积累,更是用血肉之躯验证科学的纯粹性。徐霞客游历三十四年写就的游记,字里行间浸透着露水与风霜,这种用生命书写的认知,远比任何转述都更接近大地的脉动。正如培根所言:"真理是时间的女儿",唯有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认知才能升华为真知。
在这个信息如潮的时代,我们比苏轼更需要保持清醒:屏幕里的知识或许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若失去叩问的勇气与跋涉的执着,终将沦为信息的囚徒。当人工智能开始解析《石钟山记》,当虚拟现实重现苏轼的夜航,我们更要守护那颗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心。因为真知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代代人用智慧的火把照亮的永恒征途。正如敦煌壁画中那位永不停步的取经人,真理的追寻,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