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20日,2025广东一模考试举行,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认知与真知”立意方向,供考生下载练习。
广东一模:2025广东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更多试题练习:2024-2025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试题获取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
2.对话框回复【318】,获取完整试题PDF文件!
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认知与真知”立意方向
【作文题目】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祥的,苏轼“至绝壁下”而认知到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现在人们利用网络去认知事物的面貌。然而,这些认知就等同于真知吗?
请明确立场和观点,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方向】
实践出真知,但实践认知有局限
网络认知的利弊及与真知的距离
鉴于实践认知和网络认知都有其局限性,需要综合多种方式来趋近真知。
第一个方向是回答题设问题,辩证论述认知与真知的关系。
认知是通向真知的桥梁。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苏轼通过实地考察获得对石钟山命名的深刻理解,现代人通过网络快速获取信息,这些都是认知的过程。然而,认知并不等同于真知,它只是通向真知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不可忽视认知的局限性与真知的超越性。认知受限于主体的能力、条件和视角,可能存在偏差或片面性。例如,苏轼的认知可能受限于他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视角,而网络信息可能存在失真或过度简化的问题。真知则是对认知的超越,需要通过实践验证、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来获得。
最终落实到追求真知的方法论思考。在认知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质疑、验证和修正,才能逐步接近真知。直接经验为间接经验提供验证,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提供扩展,两者相辅相成。
第二个方向是将问题与现实结合,思考信息时代的认知困境与路径。
这一方向是更为积极主动的一种行文思路,亦即,同学们在行文时,不是被动地回答出题人提出的问题,而是深入思考:为何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当下的困境和出路是什么?
在当今信息时代,认知困境进一步凸显。网络提供了海量信息,但也带来了信息失真和片面性的问题。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成为现代人面临的挑战。
同时,直接经验缺失与间接经验泛滥形成鲜明对比。现代的我们往往依赖网络获取信息,而忽视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网络信息往往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化的认知,这种失衡可能导致认知的浅表化和片面化。
最后落实到理性认知的现实路径。这里的路径相对于第一类立意,可以写得更为务实落地。比如多元认知方式的整合运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后,再通过实践验证其真实性;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批判性思维是辨别真伪、接近真知的关键。我们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接受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