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20日,2025广东一模考试举行,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范文:破认知之茧,寻真知之光,供考生下载练习。
广东一模:2025广东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更多试题练习:2024-2025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试题获取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
2.对话框回复【318】,获取完整试题PDF文件!
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范文:破认知之茧,寻真知之光
【作文题目】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祥的,苏轼“至绝壁下”而认知到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现在人们利用网络去认知事物的面貌。然而,这些认知就等同于真知吗?
请明确立场和观点,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广东一模语文作文范文:破认知之茧,寻真知之光
破认知之茧,寻真知之光
在信息的浩渺海洋中,我们时刻探寻着真知的彼岸。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丰富多样,古有苏轼“至绝壁下”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由来,今有凭借网络足不出户尽览万物。然而,这些认知能否与真知划等号,值得我们深思。
苏轼以亲身实践去揭开石钟山之谜,这种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贯穿古今。实践赋予我们与事物直接对话的机会,使我们触摸其真实纹理。在科研领域,屠呦呦团队为研制青蒿素,无数次深入实验室,对青蒿进行反复提取、试验。他们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操作,在一次次失败与尝试中,最终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带来曙光。实践让我们突破理论的局限,用双手和双眼去感知世界,获得第一手真实资料,为认知奠定坚实基础。
但实践认知并非无懈可击。人的感官能力有限,观察易受主观因素干扰。比如在昏暗灯光下观察物体颜色,可能得出错误判断。而且实践范围常受时空制约,对于遥远星系或微观粒子,难以直接实践探索。此时,网络认知展现出独特优势。轻点鼠标,海量信息瞬间呈现,让我们快速了解世界万象。学生借助网络课程,能聆听全球名师授课,拓宽知识边界;研究者依靠网络数据库,可查阅大量文献,紧跟学术前沿。网络打破时空壁垒,极大提高认知效率。
然而,网络信息繁杂,充斥虚假、片面内容。部分不良商家在网络上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认知。同时,网络信息多经加工,与事物原貌存在偏差。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旅游景点图片,往往经过精心修图,实际景观与之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单纯依赖网络,我们极易陷入认知误区。
要趋近真知,需综合实践与网络认知之长。在研究历史文化遗产时,我们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古迹的历史氛围,观察建筑风格、雕刻细节;另一方面借助网络查阅丰富资料,了解专家解读、不同观点,从多维度构建对遗产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秉持批判性思维,对实践观察结果多方验证,对网络信息审慎甄别,核实来源与可信度。
认知世界是一场漫长征途,我们要以实践为舟,网络为帆,批判性思维为舵,冲破认知的重重茧缚,在浩瀚知识海洋中,追寻那熠熠生辉的真知之光,不断拓展认知边界,抵达真理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