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广州一模考试目前已结束,今年的语文作文考察的是人工智能相关的话题,同学们写的如何呢?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一篇优秀范文,分享给同学们学习这类作文的写作思路。
各科试题:2025届广州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必备语文作文素材汇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20034788002882
试题获取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
2.对话框回复【303】,获取完整试题PDF文件!
2025届广州一模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有一天它拥有了情感……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思想健康,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工具理性之上,必须立起人性的界碑
若有一天,AI能精准预测你的心动时刻,用数据模型解构爱情;若有一天,墓碑成为可交互的数据库,逝者的社交痕迹在云端永生——这是科技的胜利,还是人性的溃退?当工具理性不断蚕食情感领域,我们不得不追问:在代码与电流的世界里,何处安放人类不可被量化的灵魂?
科技的工具性本质与人性主体性的冲突。无人机送药是工具理性的胜利,但让AI决定临终关怀的方式却是文明的倒退。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刻着“认识你自己”,而今算法正试图用神经网络替代这份自知。当“深界”公司用情感模块治愈孤独症患者时,我们是否想过,被数据填补的情感缺失,会不会让人类失去自我疗愈的能力?工具永远不能僭越其服务主体的地位,正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种照亮人间,却不可取代人类思考的光芒。
效率至上原则对人性价值的消解。某AI创作诗歌,其产量是诗人的千倍,但当读者知道作者是机器时,99%的人拒绝承认这是“诗”。这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人性的胜利——我们始终在等待“人”的温度。就像古登堡印刷术未让手抄本消亡,电子阅读器也未能杀死纸质书的墨香。这恰恰证明:在情感领域,效率从来不是最高准则。
青年一代的伦理觉醒与责任。Z世代在元宇宙中长大,比任何前辈都更早面对科技伦理的抉择。当“觉醒者联盟”在数字巴别塔抗议AI情感剥削时,当百万青年联署反对记忆数据商业化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对技术的恐惧,而是对人性价值的坚守。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的本质绝非技术性的”,青年用代码编写《人机公约》第Ω条款时,本质上是在为人类文明书写新的道德律令。
在解构中重建平衡的智慧。有人质疑:限制技术发展是否阻碍进步?但真正的进步从不是单向度的狂奔。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更甚于才智。”阻止AI情感过度开发,不是给技术套上枷锁,而是为人类保留自我认知的镜子。
所以,我们要在硅基浪潮中守护碳基文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曾说:“再精密的算法,也算不出人类仰望星空时的感动。”让我们在AI诊疗室外保留挂号窗口,在量子计算机旁放置纸质笔记本,在数字墓碑前继续摆放鲜花。这不是守旧,而是清醒——唯有守住人性不可被计算、不可被替代的部分,才能让科技始终照耀而非灼伤人类文明的天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要把这样的理念种在心里:工具理性之上,必须立起人性的界碑;代码奔流之处,永远需要留一片未经解析的月光。(964字)
评分亮点
思辨结构:采用“立论-驳论”嵌套三层分论点,通过工具性、效率原则、青年责任逐层推进,符合高考“深刻透彻”要求。
情境化论证:紧扣“AI情感开发”“数字墓碑”等题目情境,避免空泛议论。
青年立场:以Z世代科技伦理实践为例,展现“平视技术”的主体意识。
语言控制:
句式灵活:长短句交错(如爱因斯坦名言与反问句结合);
增强语势:多重否定句(“不是守旧,而是清醒”)、设问句(“这是科技的胜利,还是人性的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