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一模考试陆续开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一类下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海淀一模作文范文: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汇总
海淀一模:2023-202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32543788354626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道不远人”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中庸》说“道不远人”,意思是“道”本自人心,蕴于日常,并非高远难行。随着时代发展,“道”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道不远人”是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也是对“人”的鼓励与提醒......
请以“道不远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浯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类下范文】
道不远人
中庸说“道不远人”,给予我们深刻反思。“道”即内心的追求与价值尚崇,这种道常蕴含了个人对自身的要求与期待,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定。而“远”即指空间上的远离,更是精神上思想上的背离,其往往预示了结局的渺茫与失利。“人”作为具体主观能动性的生灵,亦常常存在主观懈怠等性格缺憾,故道不远人指道蕴于人心,本于日常,亦给予人们克服懈怠持续践行之动力,亦使道不陷于迷失,从而走向陷灭的悲剧。
道不远人,因道来于日常,便丧失其看似高不可攀的门槛,使人能践行他,最终积日常之土,成千尺之山,达到心灵追求的圆满。尼采言:“人是常常陷于自己意义之网的生灵”而这进一步验证人之本性,即人只能陷于平常之事而对高远而渺茫之物,即便心生向往,仍不会长久的追逐。因此“远人之道”不会使人之本性依靠,唯有取身边之道,方是顺应人性之势,让人能够践行己道。
道不远人,因为道近于人,故面对多元价值的冲突和诱惑,人们往往从日常所得所见所闻,领悟出真正属于自己,满足自己价值倾向的道成人生尚崇,从而实现切实之梦想。在当代,面对社交媒体推送的无尽内容及其反映的众多他人之思,面对科技高速发展,A打破哲学与普通人壁垒,我们往往溺于多元价值中,在不尽选择中迷失已身或发现自己精神的空虚。针对此境,选择从同身领悟已道,在日常生活中丰盈“道”的内涵,方使面对这些多元价值从迷醉到欣赏之眼光包容它们,使已身在“近人之道”的践行中获得鼓舞与反思,破开虚无主义的迷雾!
综上,道作为人践行与努力的目标,应以近人之姿,在平凡价值与个体适配中达到统一,而人作为道的践行者,在近人之道的指导下方能达成人生向往,而不至于迷茫。
道不远人,于日常中践行,以致至善!
【评语】本文的一大特点是:笔墨经济。认识有深度,表达有力度,结合现实的认识,有针对性。缺点是典型例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