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一模考试陆续开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二类下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海淀一模作文范文: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汇总
海淀一模:2023-202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32543788354626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道不远人”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中庸》说“道不远人”,意思是“道”本自人心,蕴于日常,并非高远难行。随着时代发展,“道”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道不远人”是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也是对“人”的鼓励与提醒......
请以“道不远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浯言流畅,书写清晰。
【二类下35分范文】
道不远人
道,于人心而生,蕴于人生日常;于人而言,何谈其“远”?道失人则难成,人失道则反本“道不远人”“人”与“道”间,本就应相因相生。
“道”,是路径,是方法,是人之所以成“人”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人想要维持善性的至高之法,而所谓“人”,并非人类,不是披着人类躯壳下的“衣冠禽兽”,而是超脱于人之兽性的,拥有至纯之人性光辉的人。
“道”是人万千次选择凝聚成的精髓。一个念头不足以称“道”,一次认可也不意味着人已踏上一条“道”。孔子之所以能诞出儒道而流芳后世,并非一瞬的灵光,也绝非仅仅纸上谈兵。周游六国,舌战群豪,以身传道……他带着对儒道的真诚渴求,即使屡次碰壁也从未放弃。正是如此的人性光辉才铸成了流传千古的儒道,今后世传颂。所以,离开人心中的坚持,“道”便不足以形成,可谓“道不远人”
人的身边,其实早已有无数的“道”以选择,世道纷杂,坚守本心之道才得以成“人”人选择的“道”,既已成道,便无优劣之分,而只是人心所向,古人常议“王道”与“霸道”定要分孰轻熟重,但其也仅仅是君主内心在日常生活中的信念而已。人们理论上不应刻意追求缥缈的所谓“道”者,不应好高骛远,只因道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心中,等待着我们的唤醒,以趋于至善,得以补全人性。
时代大浪淘沙,历史的辙痕中已然带给我们寻“道”之法,将“人”与“道”的距离又拉近几许:所以作为新时代青年,又有何由不踏上内心之“道”,追忆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青年一代正以青春铺就未来之路,以热血书写大道华章;内心坚信“道不远人”而谱写一部时代史诗。
“道不远人”,我们的心,正不懈求索。
【评语】主体部分第三、四段,基本能呈现“道”与“人”的关系,整体论述比较合理;但论述略显单薄,认识有些粗浅。另外,将“道”界定为“路径”“方法”,虽在概念内涵范围内,但不易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