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三类上范文

2025-04-15 14:20|编辑: 常老师|阅读: 4002

摘要

本文整理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三类上范文,具体见本文内容

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一模考试陆续开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三类上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海淀一模作文范文: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汇总

海淀一模:2023-202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32543788354626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

2025高考作文素材:共和国勋章人物素材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道不远人”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中庸》说“道不远人”,意思是“道”本自人心,蕴于日常,并非高远难行。随着时代发展,“道”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道不远人”是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也是对“人”的鼓励与提醒......

请以“道不远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浯言流畅,书写清晰。

【三类上31分范文】

道不远人

古时的中庸便言“道不远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道不远人”有了新的内涵但仍是个人发展路途上必不可少的一条箴言。

何为道?道,即道义,也可以引中为你所追求的理论,品行。人,即个体,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但独立的个体。道不远人,道与人相近,道其实就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非高远的不可触及的。

“道”本自人心,是事物运行的固有特征,故不远离个体。万事万物皆有其运行准则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你被“道”所包围着。出身寒门的朱芳容一朝考取状元,选择考古学,而非热门的人工智能和金融等领域,看似因她的选择才靠近了道,实则是她平常所接触的历史书籍和家人对她的爱护与鼓励中蕴含的“道”一直陪伴着她成长,只是现今她才发现她与道竟如此至今。考古学之志早就埋在了她一朝一夕学习书本之间,虽清贫但家人热烈的爱更埋下了她性格中不趋大流与坚守自己所爱之道。

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道才能不远人。倘若你一直被你心中所追寻的理想与想要拥有的品性所包围着,但你粗心大意,鲁莽前行,你便也不会与道靠近。个体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追寻心中所想之道,你才能得道。只有行动,才能拉近距离。徐霞客倘若不跋山涉水,他能获取人文地理之道吗?颜渊如果不求学于孔子,那么他再有天性,他也无法获取仁道,获取高贵的个人修养。这些例子无一不揭示了想要近道,必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道本自人心,本自日常生活之中,个体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方能让道不远人。至于当下复杂时代,我们更应如此以追寻道,近道,终而得道。

【评语】对“道”的含义及其与“人”的关系,有简单界定,两个主体段落侧重“道”的规律性和“人”的能动性,虽有一定想法,但论证单薄,以例代论。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高三一模考试海淀区高三一模议论文 “道不远人”为题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汇总2025-04-03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11-29

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02-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