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三类中范文

2025-04-15 14:24|编辑: 常老师|阅读: 4022

摘要

本文整理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三类中范文,具体见本文内容

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一模考试陆续开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范文:“道不远人”三类中范文,提供给同学们学习。详情如下:

海淀一模作文范文: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汇总

海淀一模:2023-202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

《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32543788354626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

2025高考作文素材:共和国勋章人物素材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议论文:“道不远人”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中庸》说“道不远人”,意思是“道”本自人心,蕴于日常,并非高远难行。随着时代发展,“道”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道不远人”是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也是对“人”的鼓励与提醒......

请以“道不远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浯言流畅,书写清晰。

【三类中28分范文】

道不远人《中庸》有言:“道不远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道”一字便在孔子口中时常出现“忠恕之道”“道之以德”“……”而现如今,道的内涵愈加丰富,但实质上,道始终“不远人”。

道一字,即道理,本是抽象而又空泛的概念名词,经过人的定义,其才有了明确的指代范围。而人定义的过程,来自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经验带来的参考。由此可见,道源于日常,始于人性且因为该二者,道并非高远难行。

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定义道,我认为其应是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不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脚踏实地之道,是我们行事最基本的保障,若非如此,则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而脚踏实地之道的来源,恰恰在于日常生活中。因为道的定义源自人,而人则是日常生活的必要成分,人所能观察、明晰的事物也都源自日常中,故而道本自人心,源自日常,因为道不远人。

不仅如此,道之所以不远人,还源于一代又一代先辈对道的实行和传承。道本抽象,但若体现在生活中的行为乃至成就,则又变得十分可观,具有参考价值。古往今来脚踏实地的生活之道渗透于每个角落。君可见,李时珍走山访水,尝遍山珍野味,终作《本草纲目》:君可见,焦裕禄率领团队,不畏艰险,治理兰考的每一个角落;君可见,中国女排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终在奥运会上向世人绽放的铿锵玫瑰精神。而这些人,和我们一样,是生活中的成员,我们的起点相同仅仅是努力的方向不同,而道又何远之有。因为先人们的行为成就,使我们意识到道并非困难,我们才会以此为鼓励和动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而随时代发展,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日常生活的脚踏实地,上升了新高度这一高度,我以为,则是敢于创新的勇气。为何如此讲,因为现在,无论国家,或个人,都处于极具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倘若我们坚守自己心中的“正道”而守前所为,在时代浪潮的汹涌变化中,终会被淹没殆尽。

但值得谨记的是,要想创新,我们又首先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生活节奏和态度。一味追求创新,则欲速而又不达,甚至南辕北辙。创新的突破源于脚踏实地的态度之道。导演饺子,做出医学至电影行业的巨大创新后,对于剪辑的细节仍是仔细琢磨,才有后来的爆火。梁文峰的团队,对代码和程序的日益改进,才有了现在的深度搜索。

道,是脚踏实地,也是创新勇气,它源于生活,始于人心,并非高远难行。

【评语】文章以作文题导语及关键词开篇,但从第三段开始,谈的日常生活、代际传承、创新等内容,虽有导入语中的提示,但基本没有关联“道不远人”的内容与关系,内容偏题。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高三一模考试海淀区高三一模议论文 “道不远人”为题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各年级热点试题汇总2025-04-03

2024-2025学年北京初高中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11-29

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02-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