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四省联考语文作文范文三

2023-03-17 14:17|编辑: 吕老师|阅读: 887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3年四省联考语文作文范文,分享给想要了解本次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写作的考生参考。

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四省联考于2月23日开考,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四省参加,目前适应性测试各科试题及答案已经分享,本文收集到一篇语文作文范文,供考生们参考。

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四省联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 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四省联考语文作文范文

天地有大美且言平凡可贵

材料读罢,擎卷思忖。宇宙洪荒之力碰撞出山河壮美,造化洪荒余力也推迭出寻常巷陌。老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其实,天地有大美须言,而平凡之美也值得珍视。故曰,祖国之美,不仅在名山大川,也在平凡巷陌。

“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太白遗风,也是吾辈青年之热望。君不见,诗圣杜甫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喟叹,于此,我们领略了名山之壮阔;君不见,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发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箴言,于此,我们感悟了胜迹之情怀;君不见,东坡先生在赤壁矶头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怀,于此,我们领教了澎湃江河的气象。宇宙鸿荒,创造祖国之大美河山。有幸生逢盛世,可以欣赏荔波之诗中有画,可以欣赏南粤之越秀风采,可以欣赏京城之燕山巨麓,可以欣赏临安之灵隐虎跑。

“寻常巷陌曾住”,不仅是文帝驻跸,也是吾辈青年之不忘。忘不掉,家乡铁路旁的无名原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时美景不胜收;忘不掉,家乡公路旁的无名小河,潺潺流水,汩汩向前,夕阳之下无限好;忘不掉,家乡依依墟里的寻常巷陌,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洪荒余力,不经意间塑造了无数平凡人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河、寻常巷陌。祖国之美,美在平凡、寻常甚至无名。

名山大川总是大美无限,寻常巷陌却也别具温情。故乡的平凡原野留下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用它治愈一生;故乡的无名小河见证了冒险无畏的涉水,有人因它不再怯懦;故乡的寻常巷陌烙印了男孩的求学苦读,有人从此升腾起伟大的念头。这些平凡无名之美,不仅美在自然,更美在它们馈赠给我们的快乐、勇气和信念。

文学有两大母题,即出走与回归。其实,名山大川之大美满足了我们年少轻狂的出走欲望,寻常巷陌则寄托了我们阅尽繁华的精神回归。

林深时见鹿,海深时见鲸。少年时见山河大美,中年时道平凡可贵。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四省联考作文范文四省联考试题

全国重点高校2022年北京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汇总2023-06-29

2022-2023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模考试题汇总2023-05-08

2023年热门时评作文素材和范文汇总2023-03-14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