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作文的备考,高考语文作文想要拿高分,新颖的作文素材,能够让判卷老师耳目一新,同时考生需要日常加强作文话题的审题以及立意分析,考生在日常备考过程中,对写作需要对立意以及习作进行训练。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2024高考语文作文训练:及时当勉励,未来犹可期,分享给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并进行写作的训练。
热门作文素材:2024北京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2024高考语文作文训练:及时当勉励,未来犹可期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迎来了一位32岁的大一新生。他名叫吴东,曾经两次参加高考,分别考上了北京的一所211大学和四川省内的一所大学。可是他却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最终辍学。后来参加工作,因为没有学历,只能从事一些基础工作,薪资低,还没有上升空间。于是他顿悟了,决定重新高考。他辞掉工作,通过上网课的方式复习高中知识点。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努力,最终以570分的成绩被四川农业大学成功录取。吴东说,今后会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也有读研深造的计划,希望自己能够在学术上走得更远,不辜负重来一次的机会。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这是一则很质朴通俗的新闻材料,文字浅显,不难理解。材料中有几个关键的内容:“一位32岁的大一新生”,则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大一新生,即“大龄”新生,背后肯定有故事;两次参加高考两次考上大学却因沉迷游戏荒废学业而最终辍学,则说明他在人生路上曾误入歧途;参加工作的经历给了他教训;决定重新参加高考则是他的醒悟,考上四川农业大学则是他醒悟后的成功,而几个月的刻苦努力则是他成功的保证。读研计划和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则是他的远景规划。由于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工作中的打击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辞去工作,再次参加高考,这一个角度来看,可从“面对人生的错误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来立意是可以的;如果从“32岁”这个年龄来看,则可从“立志从来不怕晚”来立意;从参加工作后的经历来看,从事基础性工作,薪资低,没有上升空间角度来看,他没有消沉下去,没有“摆烂”,而是调整人生的航向,则可从“正视现实,勇于改正”的角度来立意。
【立意偏差】
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因素,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含。这则材料实际上告诉青年学生有志不在年高,犯了错误改正错误重新开始也是一种好的选择。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同学抓住“学历”二字来立意,“学历”是求学的经历,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再研究生毕业就是人的求学经历,“学历的重要性”不是本材料的主要内容。有同学抓住“顿悟”二字来立意,“顿悟”是一下子开悟了,本材料中的“顿悟”是他新生的开始,抓住这一点来立意也偏离了材料的主体,更多的同学则是从青春应该奋斗的角度来立意,也是没有把握材料的主体内容。
【写作偏差】
从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写作时,不善于根据要求来写作,这样的题目本不应有跑题的现象,但实际写作中却有许多学生跑题了,即使那些没有跑题的学生,写作是也没有完全根据要求来写作。题目的要求是“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即你的感悟和思考是从材料中来,“结合材料”即紧扣材料,分析材料,吃透材料,把感悟和思考与材料联系起来分析。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