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北京丰台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舍与得”审题分析

2023-08-15 15:37|编辑: 常老师|阅读: 724

摘要

本文整理了2023北京丰台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舍与得”审题分析,供考生参考。

2023北京丰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议论文题目是“舍与得”,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范文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范文分析,详情如下:

范文汇总:2023北京丰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记叙文和议论文范文汇总

2023北京丰台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舍与得”

【原题回放】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古人有“人无所舍,必无所成”的说法,今人也常用“有舍才有得”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关于“舍得”你有哪些思考?请以“舍与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分析】

简单的、较浅的解释概念:

舍即是舍去,是放下,是学会放手。得即是收获,是得到,是拥有。

舍,即是去,离,失;得,即是获,取,来。

结构:

材料暗示了两种简单结构:横向式——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舍得是一种人生态度

纵向式——反面:“人无所舍,必无所成”;正面:“有舍才有得”

关系: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孙子言:“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必先舍得。

佛说:舍即是得,得即是舍,无舍即无得。

有句话说:“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得是付出的结果,舍是得的收获。

所谓舍得,先有舍而后有得。

想要有所得,必要先有所舍。

人生,有舍有得,有得有失,皆有因果。

比较深入地解释概念:

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繁琐的,让你走不远的负累,牵绊,留下那些轻快的,自在的美好,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沉稳,从容的光芒。舍掉对陈旧过往不堪的执著,才能得到新的思想;舍掉不切实际的妄想,轻松上路,你才有机会比别人跑得快,才能跑得更远。

下面是摘自网上的解释:

什么是舍?舍是一种气度,舍是一种分寸,舍是一种看透!舍是得的前提,有舍才有得,舍是得的前因,有舍有所得!

什么是得?得是一种结果,得是一种回报,得是一种成绩。因为有所付出,才能够得到,因为有所改变,才能够更好!

舍,就是让我们放,放下烦恼,放下忧愁,放下那些带着伤疤的过往,放下那些痛彻心扉的感情。得,就是让我们惜,懂得惜福,懂得惜时,

吸取前路我们跌倒的教训,找到未来应该奋斗的方向。

舍是得的前因,得是舍的未来。舍得微笑,便会得到好感,舍得包容,便会得到体谅,舍得锻炼,便会得到健康,舍得帮助,便会得到人脉!

学生时代,舍得努力,便会得到成绩。步入社会,舍得奋斗,便会得到欣赏。舍得付苦,便会行于人前,舍得寂寞,便会成就自己。舍不下,也得不到,放不下,也讨不好!

什么是舍?舍得微笑,得到友谊,舍得耕耘,得到收获,舍得面子,得到真实,舍得锻炼,得到健康,舍,不是单纯的放弃,而是实际的付出。

什么是得?想要得到,就先付出,想要体谅,就先理解,想要帮助,就先感恩,想要在乎,就先珍惜。

【若使文章不绝对,更客观,更周密,更深刻:除了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外,还可有以下理解】

得一定要舍,但舍不一定得

(例如归有光。这时候怎么办?不要太功利。掌握舍的方向)(成功之人必须具备超过常人的勇气,抱有一颗舍去一切、敢于尝试的决心,如破釜沉舟故事。)

有时舍就是得,舍是以退为进。有时舍不一定都能转化为得,转化有条件(比如坚持不懈地努力)舍什么,得什么,要有取舍的智慧。

(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繁琐的,让你走不远的负累,牵绊,留下那些轻快的,自在的美好,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沉稳,从容的光芒。舍掉对陈旧过往不堪的执著,才能得到新的思想;舍掉不切实际的妄想,轻松上路,你才有机会比别人跑得快,才能跑得更远。//正确的舍才能得,错误的舍所得也是错)

【写此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1.作为关系型作文,舍与得二者关系从始至终要辩证地论证,不要割裂。三类下或四类文。

大部分学生段落内举例是辩证的,但是全文思路或分论点不辩证。参见13号文。

2.全文要有一个整体的逻辑思路,不要写得太散,没有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局部段写的尚可,局部例子也还辩证,但是全文没有清晰的思路。二类下,33—36

参见11号文。

下列主体段是有思路的,尽管较浅:

横向式:

懂得舍得之道,是一种智慧。如壁虎断尾求生。

懂得舍得之道,是一种气度(境界)。如张桂梅、钱学森、樊锦诗……

懂得舍得之道,是一种艺术。如园林建筑、绘画诗歌中的删繁就简,留白艺术

舍是得之根,得是舍之实

当代青年,要有舍得的勇气:破釜沉舟

当代青年,要有舍得的智慧: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当代青年,要有舍得的态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小利与大义的取舍

舍是得的前提条件

得是舍的累累硕果——看似辩证,两段举例会有区别吗?

生活中舍小利,得慧心

心境上舍浮躁,得静心

修身上舍不义,得正心

对比式:看材料提示

人无所舍,必无所得。

有舍才有得。

递进式:

无舍无得,小舍小得,大舍大的

适当的舍能更好地促进得。(删繁就简、弃车保帅、舍小博大)

要想得就要适当地舍。一味想要得,而不愿舍,结果反而会事与愿违。(尾大不掉)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有时舍就是得。(以退为进)

舍与得相互依存,舍即是得

舍与得可以相互转化。(塞翁失发焉知非福)

当代青年……

尤其是我们的几篇一类文,他们的文章段与段之间都有内在的清晰的逻辑。

中心:

中心:只要合理取舍,方能得益。(不绝对)

中心:舍未必得,如归有光。全文都写此,立意消极。

3.例子文。虽然例子是辩证的。二类中或二类下。33—36之间

参见12号文。

4.现象文。分论点是罗列式。二类中或二类下。33—36之间

如:舍弃对于世俗利禄的汲汲追求,方能得到两袖清风、淡泊高洁的君子之道。

舍弃对于虚拟远方的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方能得到现实生活的充实。

舍弃对于自我小利的固步不松,无私奉献,方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

5.舍与得的主语是否应该一致?

舍是得的前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们只有在失去后方能实破自我,破茧成蝶。鲁迅舍弃了热爱的医学,毅然决然选择用笔杆唤醒蒙昧的国人。他的号召令一批年轻人热血沸腾;樊锦诗抛家弃子扎根大漠三十载,换来了莫高窟以数字化的形式亮相世界;钱学森舍弃美国的丰厚待遇,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历史的经验表明,失去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而是在另一条全新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将“舍”运用到文化传承上同样可行。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去除了文化中腐朽糟粕的思想,解开封建三纲王常对百姓的枷锁,使得文化得以跨越层层密林,来到你我面前。这些种种,都体现了舍对得的意义,即无所舍,便无所成。

做出正确的舍益于得。舍弃就能轻松得吗?当代社会传出“摆烂”等词,放弃奋斗与斗志,是不能取得得的。君可见,张桂梅舍弃城市工作投身于深山,获得了无数名女性走出深山的机会;君可见,黄文秀舍弃一线城市的美好生活,走进乡村,获得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成功。君可见,袁隆平舍弃个人需求,穿着35元的衬衫走进农田,获得了中华14亿人民填饱肚子的成就。他们舍弃了个人的利益需求,做出了正确的舍,获得了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做出正确的舍,才益于获得,使得价值无比珍贵。

——以上例子中的人物舍的都是个人的利益,得的都是他人或国家的利益,舍与得的主语不是一个。

解决方法1:改表达。比如下面的表达就能让主语一致。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舍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与待遇来到大漠,舍弃了丰厚的薪资待遇,收获了敦煌千年的悠久文化,收获了国家的认可与人民的敬仰,更实现了她自己一生所爱的理想——敦煌文化的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倘若樊锦诗没有舍弃那些条件,又何以收获今日之伟大成就呢?

“舍弃”,是“收获”的前提。且看广西驻村女书记黄文秀舍弃大好青春年华,毅然投身扶贫工作,让生命定格在此,但换来了村落复兴与长久的怀念;且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带领上千名女孩走出大山,打破束缚在身的性别桎梏,但有“桃李满天下”;耗尽心血,却获;且看叶嘉莹坚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主张,果断放弃海外当教授的优渥待遇,选择深耕于“传播古典文化”这条道路,成为了致力于发扬中华古典文化的文学大家;且看樊锦诗坚守沙漠,用自己的心血成就效煌的文化保护、研究成果,燃烧自己,照亮保护文化物传承之路。正是在两难境地舍弃了小我,挺身而出,才成就了“大我”,在时代浪潮中得以扬帆远航。

解决方法2:概念界定为我所用。

6.解释概念。

解释概念不是为了解释而解释,简单地把舍解释为舍弃,放弃,把“得”解释为获得,没什么意义。解释概念的目的一是不跑题,二是为自己下文的举例等论证伏笔铺垫。如下面的两段解释,我们就可以把张桂梅、钱学森、樊锦诗之类的例子放进去用了。

我认为的舍得,是在个人价值判断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这完全基于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不知荼毒了多少人,他们一味索取,不论好坏,义或不义皆收入个人之口袋。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利己主义着浮现,甚者将演变成违法犯罪分子,对于社会实为可怖。

【评分标准】

一类(42—50):1.舍与得关系辩证不割裂;2.结构思路清楚,有逻辑;3.认识深刻,有想法;4.举例详实,引用得当,语言好。

二类(33—41):1.舍与得关系辩证不割裂;2.结构思路清楚,但内在逻辑思路较浅,比如罗列式、举例多分析少;3.有一定自己的认识;

4.举例详实,引用得当,表达通畅。

三类(25—32):1.舍与得关系有但略割裂;2.没有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3.认识较浅显;4.语言不够通顺,表达欠佳。卷面乱。

四类(0—24) :1.关系割裂。2.审题有误,跑题。比如用“谈取舍”“谈选择”“谈放弃”代替“舍与得”的话题。

字数

不够600字,不成文 最高不超过20分;

不够600字,成文 最高不超过24分;

600字—700字之间,不成文 最高不超过24分;

600字—700字之间,成文 最高不超过34分。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陶老师练达语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语文作文审题分析高二期末语文作文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9-10

2023年北京各区高一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8-02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