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定于10月31日-11月2日进行。目前语文科目考试已结束,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本次海淀区高三期中语文试卷评析,详情如下:
期中试题下载:2023-2024学年北京市高一高二高三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其实点评试卷同样如此,角度也很多,例如难度怎样,方向如何,考生适应不适应等。
可是无论如何,关于期中考试,“同归”的部分显得更为重要:
从进度上看,目前高三教学正处于第一轮复习阶段,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的重要性测试,至少要呈现如下功能:
功能一:促进考生适应高三节奏,保持高效的状态备考,并且要以提升思维能力为主导;
功能二: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起到调研的作用;
功能三:引导教学,考生的备考之路还长,对于学校来讲,通过这次期中考试,再一次明确“教与考、考与学”之间的交集。
作为海淀区“大考”试卷,特别在语文学科上,海淀命题历来重视积极回应最新高考命题的调整变化,强调价值引领、素养导向,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和思想方法,这样看,无论对考生备考,还是多数学校的教学,都起到导向的作用。
站得高,就可能看得远,当考试、教学与备考甚至是陪考,处于“居高临下”状况的时候,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可能随即而生。
从整体看这份试卷:
1.注重考查考生“高层”鉴赏及表达能力:
上周,给班上学生分享了这样的一个课件:
超过16000字的课件,提醒考生在(语文学科)考场上,对待别人文章的时候,要学会赏析别人的“精加工”,轮到自己表达的时候,时刻要带着“精加工”的理念答题,这样才可能更加准确、具体、得体。
在课件中,还有关于人层次的内容:
通过这个图片,不难看出,关于“意义与价值”方面的体会,对考生层次理解与表达要求很高。
结合试卷:
第5题: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回答学好母语有哪些重要意义?(6分)
第14题:简述本诗“壮思”有哪些内涵?(6分)
第18题:文章题目有哪些含义?请围绕“韵”字简要回答;(6分)
第19题:文章结尾颇具特色,请赏析其妙处;(6分)
……
面对以上这些题,考生要想拿到高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 掌握更多的生活经验与理解更多的生活感悟,有助于考生“居高临下”解决问题:
“生活中,一些曾经看似无关紧要的人或事,在经历了一段以后回望,那其实就是人生的‘伏笔’”。
记得2023届海淀一模卷文学文本阅读《乡土》中有三句关于“生活”的语句:
语句一:“写小说真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的生活,一头挑的技巧。”
语句二:“低于生活不是现实主义,脱离生活也不是现实主义。”
语句三:“生活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环境中。”
生活不仅与写作有关,更与考试有关。
关于对考生“生活经验”的考查,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我们有专门的课件进行讲解。
现实中,高考命题选材非常注重营造真实情境,而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及社会生活情境三个方面内容是命题的主要载体。为此考生从生活中(素材)学,从生活中悟,再到在生活中运用,更是一种有效的备考“殊途”,当然,这更需要老师引领。
3.问题导向是考生实现“居高”的前提:
在准备阶段,暴露问题是好事,整体上看,通过这次考试,一些考生可能暴露如下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很难做到清晰化答题;
问题二:竞争意识普遍缺乏;
问题三:以走形式为主,缺乏针对性;
问题四:情感被忽视;
问题五:备考方式,停留在旧高考的模式下;
问题六:阶段性任务不明确;
问题七:普遍缺乏高质量的教研做辅助;
问题八:对于考试中暴露的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解释;
……
考试中,其实每一份试卷的选材对考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这样看,关于这份试卷,关于“亚运会”、“我是秋天里的_______”等适时选材,包括现代文阅读相关的内容,我们无需在这些方面去总结规律。可是我们却需要总结,在面对陌生试卷时候,你经常暴露的问题有哪些,例如答题时间充足与否,能不能快速读懂文章,表达的具体不具体,准确不准确,以及暴露问题之后,你是怎样解决的,对考生来讲,紧盯这些问题才是更重要的。
总之,试卷的选材可以再一次“陌生”,暴露的问题尽可能不要“熟悉”。
在2024届考生备考的殊途中,海淀区的“每一次大考都有自己的功用”,同样试卷中的“每一道题也有其独有的功用。”为此,对考生来讲,不必纠结于一次考试成绩,寻找到这次考试以及试题带给你的“意义与价值”显得更加关键。
最终“意义与价值”的叠加,会让你处于“居高临下”的境遇,同时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云天全科规划,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