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3年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知进与知止范文6

2024-01-09 11:07|编辑: 李老师|阅读: 593

摘要

知进的社会,即使政权覆灭,也会成为民族和文明永远的图腾。不知进的社会,即使达到生产力水平的顶峰,也只能在固步自封中自取灭亡。

2023年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议论文题目是“知进与知止”,这类的作文该怎么写作呢?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一篇优秀范文,一起来看!

更多期末范文:2022-2023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3年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明初文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进”与“止”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以“知进与知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知进与知止范文

进与止是选择,知与否是智慧。没有智慧,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进,就是不能安于现状、坐享其成,而要拿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勇气。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时时知进的朝气。中国历史悠久,从历代的兴衰之中很容易发现这个道理。

汉朝凿空西域,联络罗马。唐朝会盟吐蕃,向东亚各国传播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两者都是地区的绝对主宰,却依然保持向外探索的活力,因此才能创造大量新发明、新文艺、新风尚。清朝鼎盛时期的人口占全世界四分之一,工农业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顺差持续数百年,是封建时代唯一的世界绝对强国。但是几代清帝却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错过了对外开放,主动转型的最好机会,等来的只有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因此梁启超痛声疾呼,要变“老大帝国”为“少年中国”。

知进的社会,即使政权覆灭,也会成为民族和文明永远的图腾。不知进的社会,即使达到生产力水平的顶峰,也只能在固步自封中自取灭亡。

知止,就是不能好高骛远,贪得无厌,而要知足常乐,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文明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人短暂的一生却是有限的。社会不能停下发展的脚步,人却不能不牢记知止的重要性。

人越博学,便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越富有,便越害怕变得比现在更贫穷;越尊贵,便越厌恶渺小和卑微。可是,人不可能学尽世间的一切知识,赚尽世间的一切财富,捞尽世间的一切名誉。如果一直望着虚无缥缈的彼岸,就只会陷入恐慌和空虚。只有在合适的时候停下脚步,在一点一滴中看到自己的积累和成长,才能获得充实的幸福感。

知进是社会的智慧,再强盛的社会,只要停下发展的脚步,就一定会被淘汰。知止是个人的智慧,只有清楚何时应该跟随潮流前进,何时又必须驻足回望前路,才不会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迷失自我。

我们的社会太容易因为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又太习惯于鞭策每个人不断前进内卷。只有把握住知进与知止的智慧,才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幸福。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京高三期末试题期末作文范文知进与知止范文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2023-09-10

2022-2024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2024-02-04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