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记叙文题目是“家乡的文化密码”,这类的作文该怎么写作呢?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一篇优秀范文,一起来看!
更多期末范文:2022-2023学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2023年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记叙文
22.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家乡文化会在每个人的成长中留下抹不掉的印记,不易被自己察觉,更不易为外人所知。家乡文化的密码往往隐藏在家乡独特的人物、景致、风俗中,隐藏在富有家乡烟火气息的器物中,隐藏在家乡的风味特产中……
请以“家乡的文化密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家乡的文化密码范文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安徽人。户口簿上的祖籍于我而言,原初只是个遥远的地名,尔后便是散文里“朦胧的烟雨,飘摇的皖南”那渺茫的意境了。所以,03年的冬天,第一次踏足故乡大地的我是难掩讶异与狂喜的——这里的一切竟是陌生的熟稔,梦境似的亲切。
老家在黟县。不管天气阴晴雨雪、季节周始轮转,屋后的竹林永远是葱翠的,我父亲记忆里的屋瓦上的苔痕几十年都不曾改变。不远千里归故里,喝一碗祖母煮的兰香茶,吃一口藕圆子和臭鳜鱼,那滋味一言难尽。父亲说,独特的物候和美食都算得上是文化密码,能唤起关于家乡的悠远回忆。
母亲说,皖南的冬是温存的,风不似北国的粗犷,雪也不似北国的寒彻。正谈笑着,天便巧合似的飘起了小雪。不一会儿,竹叶上已浮了一层薄薄的银白。故乡的雪闲散轻柔,脂粉一样细腻地点缀着檐牙和枝桠,像给大地画了个淡妆。我们去了西递宏村,爬了黄山,算是游览了一番名胜。于我而言,家乡终不再是曾经那个渺远的地名,而是寄托在传统美食香气和雅致雪景里的一串串恒永的记忆了。
二十年后的夏天,我和一位友人来到皖南泾县的古城。她来旅游,而我则是来这广袤的土地上继续我未竟的探寻。古街人来人往,游客们说着不同的方言,偶尔能听到我所熟识的徽语。朋友感叹安徽话难懂,我只笑道,你指的是哪儿的安徽话呢?她大概不知道,黟县人说徽语,泾县人说吴语,合肥人说江淮官话,皖北人说中原官话。方言是另一种文化密码,多样的方言正是这片土地上文化多元化的体现。
在青弋江边的酒馆,喝一杯兰香茶,等悠远的记忆随茶的回甘一起涌上心头。我忆起老家的翠竹、薄雪和冒着香气的藕圆子,忆起宏村石板路两侧的青瓦白墙和月沼里浮动的云影,忆起儿时广播里那一曲黄梅戏《女驸马》......林林总总的回忆和眼前的风景叠在一起,说也奇怪,就像已长大的人忆起儿时母亲柔声哼唱的摇篮曲那样亲切——这是外乡人所不能领略的,而最妙的梦也不过如此了吧?
茶毕,我们沿古街走到桃花潭,李白正是在此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画家从这幽微灵秀地摄取过灵感。恍然间,我发现自己走在一条无止境的路上。那古街上,时间停止了,地老天荒的诗情荡漾在幽深的桃花潭里,黄梅戏的声声悠扬和兰香茶的阵阵芬芳蔓延开来,流动在空气里、青弋江里、我的脉管里。
故乡是一碗太惹人醉的茶。我知道,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以来,我终于真正抵达了这片土地的深邃与温柔。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