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在天津逝世,这个事件需要高中学生们关注,这类事件可能会出现高考试卷中,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叶嘉莹新闻介绍如下:
最新知识点:2025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资料福利
高中作文提升,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同学们日常学习之余,也需关注近期的国际、国内大事、热门电影、重大赛事、新闻热点、时下潮流等内容,这些可能都会出现在作文考试中。
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版资料,囊括高三整个学年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领取方式如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领取资料
叶嘉莹新闻背景
1.事件摘要:2024年11月24日,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传承和推广,被誉为“诗词的女儿”、“穿裙子的士”。她的离世是中国古典文学界的重大损失,也引发了全球华人对这位文化巨擘的深切缅怀。
2.百年人生,诗词为伴:叶嘉莹先生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她的一生与诗词密不可分,诗词不仅是她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她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支柱。她曾说:“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而她也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3.学术泰斗,桃李满天下:叶嘉莹先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著名古典诗词专家顾随先生。她早年曾在台湾大学等高校任教,1969年迁居加拿大,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叶嘉莹先生首次回国讲学后,就开始往返北美与中国之间。在国内外近百所大学都留下过她讲学的足迹,讲授古典诗词的课程和讲座有数百场,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一大批古典文学研究人才,也让无数人领略诗词之美。
4.弱德之美,诗词人生:叶嘉莹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战乱、政治风暴以及亲人离世的痛苦,但她始终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她将自己的家国情怀、人生况味都融入到诗词的创作和研究中,形成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诗学体系。她提出的“弱德之美”理念,认为真正的强者,不在于外在的强大,而在于内心的坚韧和对美的追求。这不仅是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特质的理解,也是她自己人生的写照。
5.心系祖国,落叶归根:叶嘉莹先生虽然长期旅居海外,但她始终心系祖国,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使命感。她多次表示:希望古典诗词在当代“再生”,并于晚年回到祖国定居,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事业奉献余热。
●1979年,回国讲学第一课:1979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开设了“唐宋诗词”讲座,并在那间阶梯教室开启了中国诗歌新的启蒙之路。教室里挤满了人,凳子一直加到了讲台上,窗台上、走廊上都坐着学生。连数学大师陈省身也带着妻子来听课。她说:“我这一生,就是为中国诗词而来。”
●1993年,创办研究所:1993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致力于培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
●2015年,定居南开:2015年,南开大学为叶嘉莹先生修建的迦陵学舍落成,她也正式定居南开园。这座学舍汇集了海内外众多叶嘉莹先生的仰慕者、受过其点拨启发的学生的捐赠,见证了一代诗词大家的文化感召力和精神传承。
6.倾囊捐赠,支持文化传承:叶嘉莹先生一生生活简朴,却慷慨捐赠,将毕生积蓄和变卖房产所得共计3568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还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等多个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学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7.诲人不倦,九十多岁还在讲台:即使在晚年,叶嘉莹先生依然坚持在教育一线,她为大学生讲课,也为幼儿园的孩子讲诗。91岁时,她还在家中为研究生讲课。92岁那年,她编纂小学生古典诗词读本;93岁又亲自录制了对读本的讲解和吟诵,给孩子们送去诗词的滋养。她认为,古典诗词中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生的智慧,可以滋养心灵,提升人格,并培养和陶冶“温柔敦厚”的文化性格。
●推广吟诵:她开设吟诵课程、出版吟诵书籍,亲自录制教学视频,矢志不渝推广中国古典诗词的吟诵。在她看来,吟诵是古典诗词的生命,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音韵之美和情感内涵,还能让诗人的生命在吟诵中复活。她说,"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就是留下来,就这样”。
8.文化使者,弘扬中华文化:叶嘉莹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也是一位文化使者。她用诗词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诗教”:叶嘉莹先生大力推动“中华诗教”,“诗教”的理念和“弱德之美”一脉相承。“诗教”不仅体现了她对古典诗词价值的肯定和对诗词文化传统的尊重,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她曾在多个场合呼吁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诗词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诗词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健全人格。
●著述等身:叶嘉莹先生出版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学术著作和教材,包括《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人间词话七讲》等,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9.精神丰碑,激励后人:叶嘉莹先生一生坚守学术理想、矢志不渝传承中华文化,展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她的故事和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0.缅怀大师,传承诗词:叶嘉莹先生的逝世,是世界文化界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诗词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她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要学习她热爱中华文化、毕生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崇高精神,让中华古典诗词在当代“再生”,在世界范围内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