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1月3日-1月6日进行考试,语文科目已经考试结束,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1篇四川、陕西语文作文范文,详情如下:
八省联考:2025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热门联考题:2024-2025学年全国各省市高三热门联考试题汇总
八省联考作文:2025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语文作文题目
免费福利:
为了方便考生日常积累作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id=341&promotionId=74
试题获取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考一点通微信公众号
2.对话框回复【309】,获取完整试题PDF文件!
2025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四川、陕西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本是艺术的,是富有同情心的。只是社会阻碍或消磨了。
以上材料你赞同与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八省联考】四川、陕西语文作文范文1
寻回失落的艺术与同情
“人本是艺术的,是富有同情心的。只是社会阻碍或消磨了。”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我们心灵深处,引人深思。
人本身确实具有艺术的特质。从我们诞生之初,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孩童在沙滩上随意堆砌的沙堡,那是他们内心艺术感的一种外在体现;幼儿拿着画笔在纸上肆意涂鸦,那是他们对色彩和形状最纯真的感知。我们天生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随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种艺术感却在逐渐被侵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性,让我们无暇顾及内心深处对艺术的追求。在教育中,过于强调分数和应试技巧,艺术教育往往被边缘化。孩子们在本该自由挥洒创意的年纪,被禁锢在一间间补习教室里,背诵着公式和课文。而成年人,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对艺术的那份热爱。我们不再有闲情逸致去聆听一场音乐会,去欣赏一幅画作,去品味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我们的艺术感,如同被尘封在岁月深处的珍宝,逐渐黯淡无光。
人也本是富有同情心的。当我们看到他人受苦时,内心深处总会涌起一股想要帮助的冲动。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灾难面前,我们能够看到无数令人感动的画面:有人在洪水中舍身救人,有人在地震后无私地捐赠物资,有人在贫困山区默默支教。这些都是人类同情心的闪耀时刻。可是,社会现实却常常让我们寒心。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倒地的老人无人敢扶,因为害怕被讹诈;在网络世界里,一些人对他人的苦难进行恶意调侃,毫无同情心可言。人们在社会的复杂环境中变得冷漠,这种冷漠如同病毒一般蔓延,让我们的同情心逐渐被消磨。
我们不能任由社会这样阻碍和消磨我们的艺术感和同情心。对于艺术,我们需要在教育体系中更加重视艺术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艺术熏陶机会,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社会也应该营造一种重视艺术的氛围,博物馆、艺术馆应该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的瑰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重新点燃对艺术的热爱,无论是学习一门乐器,还是参加一场艺术展览,都能让我们的艺术感得到复苏。
对于同情心,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拒绝冷漠。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地伸出援手。同时,社会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保护那些做好事的人,不让他们的善良被利用。在网络世界里,我们要倡导文明和友善,对于那些恶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进行谴责。
人本是艺术的,是富有同情心的。虽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消磨了这些美好的特质,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行动,就一定能够寻回失落的艺术与同情,让我们的心灵重新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占比分值很高,“得作文者得天下”!很多同学因为自身储备素材不够丰富,导致考试时无从下笔!要想作文写得好,日积月累很重要!
加入“高中作文素材交流群”
获取最新作文素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