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提升,日常练习十分必要。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关于模仿与独创话题的模拟题及范文,分享给大家学习。具体如下:
最新知识点:2025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资料福利
高中作文提升,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同学们日常学习之余,也需关注近期的国际、国内大事、热门电影、重大赛事、新闻热点、时下潮流等内容,这些可能都会出现在作文考试中。
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版资料,囊括高三整个学年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领取方式如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领取资料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的末尾提到“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作者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我们生活中却常常“模仿别人,重复自己”。
你怎么看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这给你怎么样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该作文题的命题,试图将阅读文本跟作文联系起来,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中提到“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是有专门针对性的,针对的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动画作品和艺术形象,强调创新,有创意,不模仿,不重复。
我们生活中却常常“模仿别人,重复自己”,这是普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模仿、重复与创新、创意之间的关系,如何批判性地评价模仿与重复。创新、创意有其重要价值,但是模仿与重复也有其现实意义,这要辩证地区分析与思考。
这段材料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论点:“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与生活中常常“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现象之间的矛盾。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上以及启示意义的阐发上。对于如何结合材料写作,建议关注学生的作文是否能够表达出文本中观点的说话背景,明白观点的针对性。
在分析这段材料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强调独立思考、创新和个性化。它鼓励人们不盲目追随他人,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去探索和发展。
“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从众心理、缺乏自信、追求安全感等。人们可能因为害怕失败或被孤立而选择模仿他人,从而重复自己的行为。
矛盾的根源:这种矛盾可能源于个人信念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面临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在追求独立和个性化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他人。
启示意义:这种矛盾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坚持个人信念和适应现实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从众心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立意: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探讨为什么理论上倡导的信念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以及这种矛盾背后的原因。
个人成长与从众心理:分析从众心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实现自我成长。
独立思考与模仿行为:探讨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模仿。
社会环境与个人选择: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坚持个性。
启示与行动:总结从矛盾中得到的启示,并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以实现“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
【佳作赏析】:模仿与独创,心灵的舞蹈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却常常在生活的舞台上,不自觉地跳起了模仿的舞蹈。正如材料中所言,“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在作者心中熠熠生辉,然而现实生活却常常让我们“模仿别人,重复自己”。这其中的矛盾,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引人深思。
曾几何时,我们怀揣着梦想,渴望在人生的舞台上独领风骚。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模仿着他人的言行举止,试图融入这个社会,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就像那片模仿他人开花的树,虽然美丽,却失去了自己的芬芳。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羡慕那些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他们优雅的舞姿,仿佛能将观众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于是,我也开始模仿他们,每天在家里练习舞蹈。然而,当我站在舞台上,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原来,舞蹈不仅仅是模仿,更是内心的表达。我意识到,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舞蹈,才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为了追求别人的认可,不惜改变自己的本性,去迎合他人的喜好。他们模仿他人的成功,却忽略了自身的价值。正如那朵在温室中生长的花朵,虽然美丽,却经不起风雨的考验。而那些敢于坚持自我,勇敢追求梦想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模仿与独创,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模仿是学习的起点,它让我们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而独创则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它让我们在模仿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特色,实现自我价值。
回想起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正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前人作品的同时,敢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李白在模仿前人诗歌的基础上,开创了豪放派,他的诗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会在模仿与独创之间找到平衡。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模仿与独创,如同人生的两翼,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我们学会在模仿中成长,在独创中绽放,让心灵在这场舞蹈中,自由翱翔。
【佳作赏析】:回响在心间的矛盾旋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一种信念,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那就是“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然而,当我们踏上生活的旅途,却发现这信念与日常的模仿与重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两股不可调和的力量,在内心深处交织成一首矛盾的诗篇。
我曾无数次在晨光中凝视着那些独具匠心的动画形象,它们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创造,它们以“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在银幕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它们教会了我,真正的艺术,是灵魂的独白,是独一无二的印记。
然而,当我转身回望自己的生活,却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那些模仿与重复的牺牲品。我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甚至思考的方式,似乎都在不经意间与周围的人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让我感到温暖,却也让我感到迷茫。
这矛盾,如同两股风,一者是创新的春风,吹拂着思想的嫩芽;另一者是模仿的秋风,摇曳着记忆的落叶。它们在心头碰撞,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开始反思:究竟,我是谁?我在哪里?
这矛盾,给了我启示。它告诉我,生活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丰富的灰色地带。在这个地带中,我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模仿,是学习的起点,它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重复,是巩固的途径,它让我们在反复中加深理解。但模仿与重复,都应服务于自我成长,而非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
我开始尝试在模仿中寻找自我。我观察那些我敬佩的人,学习他们的行为举止,但不是盲目地复制,而是吸收其中的精华,将其融入自己的个性之中。我重复那些经典的故事,不是为了简单地复述,而是为了在每一次的阅读中,发现新的意义。
我学会了在重复中创新。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我不再满足于机械的重复,而是试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可能性。我会在同样的食谱中尝试不同的调料,我会在熟悉的旋律中加入自己的节奏。这样的重复,不再是无意义的循环,而是自我探索的旅程。
这矛盾,如同一场心灵的舞蹈,它教会了我如何在生活的舞台上,既不失自我,又能与周围的世界和谐共舞。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我,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塑造和完善的。
在这场矛盾的诗篇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它不是最响亮的,也不是最独特的,但它是我自己的,是我在这纷繁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而这,正是“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信念,给予我的最宝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