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语文作文议论文题目是说'清',记叙文题目是自己的天地,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议论文说'清'的1篇优秀范文,帮助同学们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各区期末作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资料福利
高中作文提升,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同学们日常学习之余,也需关注近期的国际、国内大事、热门电影、重大赛事、新闻热点、时下潮流等内容,这些可能都会出现在作文考试中。
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版资料,囊括高三整个学年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领取方式如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领取资料
2024-2025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议论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清,本义是形容纯净,没有混杂东西。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清”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如“清新”,形容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清高”,形容高尚纯洁、不同流合污……如今,“清”依然是人们的一种审美理念和价值追求。
请以“说'清'”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说“清”(二类下)
清净、清心、清幽……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清”作为一种审美理念和价值追求而贯穿始终,亦是一种美好的代表。在我看来,“清”是人的重要品质之一,我们应追求“清”之精神,以清而活。
自盘古开天辟地,生成清气以来,“清”就和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清”,狭义指纯净,没有混杂东西;但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清”在广义上被赋予了清高、纯洁等更多内涵,并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代表为人们所推崇。
那么古往今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追求“清”呢?亦或说,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清”呢?
“清”是一种纯净的生活方式,寓意着中国人民对多彩生活的向往。上个月,在南开大学为叶嘉莹先生举行的追悼会上,欧阳江河教授这样感慨道:“有些人在作诗的时候是一位诗人,有些人在读诗的时候是一位诗人。而叶嘉莹先生,她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了一首诗。”正是得益于这样清幽的生活,叶先生才得以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并为人们所铭记。我们对“清”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生活的追求。像“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的屈原,他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清”呢?
“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表现在我们对英雄的崇拜与敬佩。在中华历史上,每当遇到民族危机、国家危难之时,总有这样“清”的英雄挺身而出。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有宁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他的清高品质和他的名字中的“清”一样熠熠生辉。我们追求“清”的本质,其实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渴望。
然而俗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我们决不能没有“清”,但也不能过度追求它。没有“清”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黑暗;而太“清”又会因没有世俗生活的滋润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就像鱼缺少营养物质而死亡一样。
我们作为祖国的青少年,应把“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秉“清”之精神,活出“清”彩!当此与吾辈青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