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考试已结束,今年的语文作文议论文题目是“新常态”,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西城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材料及1篇优秀范文,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各区期末作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资料福利
高中作文提升,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同学们日常学习之余,也需关注近期的国际、国内大事、热门电影、重大赛事、新闻热点、时下潮流等内容,这些可能都会出现在作文考试中。
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2025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版资料,囊括高三整个学年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领取方式如下】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领取资料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50分)
新常态,是原有的正常状态被突破后,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正常状态。如打破传统课堂界限,注重在更广阔的社会中学习,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与互联网、AI等技术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学业难度提升、压力增加,是高三学生成长的新常态……面对新常态,有人能积极应对;也有人因适应不了它的“新”,理解不了它的“常”而无可奈何。
请以“新常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新常态范文
“新”代表变化,而“常态”代表不变。“新”与“常态”似乎矛盾,但在如今这个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常态”便不得不与“新”相融合,构成了许许多多的“新常态”。
何为“新常态”?顾名思义,“新常态”就是旧的常态被打破后出现的新的常态。“新常态”的形成是一个先破而后立的过程,通过技术、政策等方面的进步来“破”,将旧常态转化为新局势,再通过测试、合作、竞争等方式来“立”,把新局势转化为新常态。
既然是“常态”,那就需要个人、企业、国家等主体去适应。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使高生产力成为了新常态,此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首先适应了新常态,最终一统天下;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数字化摄影成为了新常态,而某相机厂商不愿放弃自己在“胶卷时代”打下的基础,坚持只做胶卷相机,最终在竞争中落败。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
新常态往往会带来新的机遇,若不及时适应新常态,抓住机遇,就有可能被后来者追上甚至赶超,因此,适应新常态是企业生存、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既然适应新常态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要有敢于走出旧常态的决心与勇气。由旧到新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困难,比如旧有利益的损失,新局势的不稳定等,要克服这些困难的恐惧与排斥,才能在由旧到新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其二,要有能够形成新发展模式的能力。商鞅变法为何能使秦快速崛起?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构建了一套新的运作良好的体制,使得秦既不至于在改革后陷入混乱,又能借助生产力提高的机会迅速壮大国力。如果只有打破旧常态的勇气而无法构建可执行的新发展模式,就会像王安石变法那样最终失败。
不断形成的新常态,是新的时代下各行各业发展的新特点。只有不断适应新常态,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评语:对概念解读准确,整体逐层推进,“新常态的形成—新常态的应对—新常态应该如何应对”,有章法,有层次。缺点是事例论证的安排较随意,相关分析比较浅。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