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考试即将于4月8日开考,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DeepSeek对于本次一模考试的作文预测,分享给同学们了解。
一模作文:2024-2025学年北京各区初高中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汇总
倾情推荐:
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资料,可免费领取~
《2021-2024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电子版资料,点击链接即可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527073627409474
2025最新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编,点击链接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58420034788002882
获取北京各区最新招生资讯、作文动态、下载最新试题答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考作文交流群”
扫码进群
DeepSeek预测2025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题目
预测2025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需结合东城区的命题风格(相较于海淀区更侧重人文关怀与社会现实),同时紧扣时代热点与教育风向。以下是基于近年东城考题特点的前瞻分析:
一、东城区作文命题特点
-
贴近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如2023年“疫情后的成长”,2024年“信息时代的专注力”)
-
强调人文关怀,注重价值引导(如“平凡与伟大”“传统与现代”)
-
材料多具情境性,要求结合个人体验(如书信体、演讲稿等实用文体)
-
思辨性增强,但比海淀稍温和(如“快与慢”“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二、2025年热点预测与命题方向
1. 科技与人文的碰撞
-
材料可能:AI写作、虚拟偶像、算法推荐对文化的影响
-
命题角度:
“技术赋能文化,还是消解人文?”
“在智能时代,如何守护‘人的温度’?”
2. 代际观念冲突
-
材料可能:Z世代与父辈的价值观差异(如“躺平”vs“奋斗”)
-
命题角度:
“代沟是障碍,还是对话的起点?”
“传统经验在新时代的价值”
3. 可持续发展与生活方式
-
材料可能:碳中和、极简主义、二手经济兴起
-
命题角度:
“物质富足时代,如何定义‘美好生活’?”
“个人选择如何影响社会未来?”
4.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
材料可能:故宫文创、国风音乐、汉服复兴
-
命题角度:
“传统如何‘活’在当下?”
“创新会不会稀释文化的本真?”
三、可能出现的作文题目示例
【题目1】科技时代的“人”与“文”
材料:① 某AI诗人创作的诗歌获文学奖,评委称“情感真挚,不输人类”② 一位作家坚持手写创作,认为“文字的温度来自执笔的触感”③ 调查显示,超60%青少年认为“AI辅助写作是未来趋势”
要求:围绕“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方向:
-
技术可以模仿形式,但难以替代人的情感与思考
-
科技与人文并非对立,而是共生关系(如AI辅助创作,但核心仍在于人)
【题目2】“新”与“旧”的对话
材料:① 老字号品牌通过联名营销吸引年轻人② 传统戏曲融入现代舞台技术,观众大增③ 有人认为“创新会失去传统的纯粹”
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传统如何焕发新生”的理解。
立意方向:
-
传统需要创新表达,但内核不能丢
-
“新”与“旧”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传承与发展
【题目3】“快时代”的“慢价值”
材料:① 短视频让信息获取更快,但深度阅读减少② 有人倡导“慢生活”,追求精神充实③ 社会竞争加剧,“慢下来”是否意味着落后?
要求:围绕“快与慢”的辩证关系,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方向:
-
快是效率,慢是沉淀,二者需平衡
-
在加速时代,如何守护“慢”的智慧(如深度思考、人文关怀)
四、高分写作建议
-
结合现实案例(如ChatGPT、国潮兴起、碳中和政策)
-
体现思辨性(避免非黑即白,如“科技有利有弊,关键在如何使用”)
-
展现人文关怀(关注个体体验,如“算法推荐是否让我们失去了探索的乐趣?”)
-
适当引用金句(如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不是技术的”,或《论语》“温故而知新”)
五、总结
2025年东城一模作文很可能围绕“科技与人文”“传统与创新”“快与慢”等辩证关系命题,要求学生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能体现人文思考。备考时可多积累相关案例,训练辩证分析能力,并尝试结合个人体验写作,增强文章感染力。
(注:最终题目以实际考试为准,但以上预测方向具有较高参考价值。)